正文

葬書

讀書敏求記 作者:錢曾


葬書

葬書世鮮善本,流俗所傳二十篇,皆后人增益。建安蔡李通去其十二,內(nèi)外各分篇四,其雜篇二首,俗本散入正書中,更為厘定,敘次井然矣。玄黓生鄭彥淵,得此書于劉庶幾,云傳之于杜待制,繼又得王伯昌手錄孫院判本。標(biāo)題下書“劉江東家藏善本”七字。二者俱有吳草廬題跋,而孫本尤為精密,因加訂定,從而釋之。凡經(jīng)曰云云,皆引《青烏經(jīng)》中語也。彥淵又著《太極圖集義》、《窮神》等書。許存仁序而行者,余不得見之矣。

阿媷達(dá)池之水,自香山南大雪北流,為中國之河源,與地絡(luò)相會并行,而地師莫之知也。天下山河之象,又存乎兩戒。北戒自三危積石,負(fù)終南地絡(luò)之陰,乃至東循塞垣,抵涉貊朝鮮,是謂北紀(jì);南戒自岷山幡冢,負(fù)地絡(luò)之陽,乃至東循嶺徼,達(dá)東甌閩中,是為南紀(jì)。茫茫堪輿大地,理之當(dāng)明者,盡于此矣。筠松獨(dú)能曉暢其說,仰觀俯視,千古來無有目空宇宙如其人者。龍而曰撼,神矣哉。有何首尾之可見乎,遇其意于地理之外可也。

是書堪輿家咸知之,惜無善本校閱,獨(dú)此未改舊觀,龍沙水穴,條疏明白,其繕寫古雅,非今人之筆也。

經(jīng)云“穴吉葬兇,與棄尸同”。葬法之宜講也明矣。金精山人謂“地之真?zhèn)卧谟邶?;地之消息在于葬”。精心研究而著是書,于葬法頗造三昧。云外老人傅旭序而傳之子侄,可謂寶愛之至矣。后附《玄女分金集》一卷,亦人間希有本子,勿漫視之。

趙國公邢州劉秉忠著;青田劉基解;敬仙賴從謙發(fā)揮。

干支五行定山之局,二十八宿管其數(shù),玄女另為之解,亦一奇書也。

《青囊經(jīng)》者,即《玄女海角天涯經(jīng)》也。上中六卷,凡俗末由見之;下三卷,赤松子譯,以隸文傳世。蓋述地理四龍陰陽之法,希夷為之序。

函雅堂藏舊抄本,前有賴太素序文。

分為十冊:甲二、乙一、丙一、丁三、戊一、己一、庚三、辛六、壬二、癸十共三十卷。此書詳明博雅,真地理之指南也。間以流俗刊本對勘,牴牾脫落,盡失舊觀,惜乎不可是正,始知原書之貴重若此。

錄于正德年間,不著撰人氏名。惜無別本勘其訛字耳。

聚《狐首古經(jīng)》、《青烏先生葬經(jīng)》、《管氏指蒙》三書為一帙,全載其文,而謂之《纂略》者,蓋以堪輿家著述甚富,未能備錄,止集此三種,以為陰陽書之祖,非纂其語句而略之也。

牧堂蔡發(fā)神與著《發(fā)微十六論》,以《感應(yīng)篇》終之。談地理而揆諸天道,使人子無幸心焉,其用意良厚矣。燕翼貽謀,古人垂裕后昆者,惟是聿修厥德,初無陰陽吉兇之說,淆惑其志。新安謝昌注釋此書,務(wù)期葬親者一歸于正,不墜庸術(shù)星卦之誤。其得于牧堂者深,君子勿以堪輿書等視之可也。

卷首題云“金精山人廖瑀術(shù);海岱清士余芝孫述”。括陰陽諸家之說而總成其書。別一部止六大卷,與此互異,今兩存之。

鄱陽羅玨撰集。上卷為《陰龍》;下卷為《陽龍》。猶是其稿本歟。

八卦五行之說,錯綜而變化之,俱有別解,非予能知也。

著論于穴之下,少奇見特解,婺人之書也。

“相山”之術(shù),取骨、肉、皮、氣為四體,復(fù)舉四十字總其奧妙,而窮之以五行相合之理,穴法盡其中矣。

此又名《金門玉鑰匙》。六段者:一論后龍;二論龍虎;三論朱雀;四論水城;五論明堂;六論捍門。其辭明達(dá)洞暢,非深心于此者弗能作也。

成訣宋時人,采諸地師之論,以成一家言,備之可也。

審龍之貴賤在權(quán)將,圖三百穴以別其真?zhèn)?,其術(shù)詳《秘訣》中。

江村道人案“騎龍穴法”三十六,“倒騎龍穴法”凡十,未有文字。別本撿王趙卿歌附錄之。

谷一清編次。元時刻本。凡穴之形勢,備于此矣。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