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羅馬字
疑古兄:
你們的Gwoyeu Romatzyh聽說不久就要由教部發(fā)表了,這是我所十分表示歡迎的。
前回看見報上一條新聞,仿佛說是教部將廢注音字母而以羅馬字代之,后來又聽說有人相信真是要文字革命了,大加反對。天下這樣低能的人真是有的!在這年頭兒,這個教育部,會來主張羅馬字代字母?這是那里來的話!不佞似乎還高能一點,一看見知道這是威妥瑪式的改正拼法,還不是“古已有之”,用以拼中國字的么?不過便利得多,字上不要加撇,不要標數(shù)目,而且經(jīng)過教部發(fā)表,可以統(tǒng)一拼法,這都是很好的,但是我也覺得有不很佩服的地方。我是個外行,對于一個個的字母不能有所可否,只對于那本中華教育改進社第四卷第四號的小冊子上七條特色中所舉三四兩條都以與英文相近為言,覺得有點懷疑。為什么國語羅馬字與英文相近便是特色?我想這個理由一定是因為中國人讀英文的多。但是這實際上有什么用呢?普通能讀英文的人大抵奉英文拼法為正宗,不知道世上還有別的讀法,而國語羅馬字的字音又大半并不真與英文一致,所以讀起來的時候仍不免弄錯。如北京一字,平常照英文讀作“庇鏗”,那么國語羅馬字的拼法也將讀為“皮盡”,至于“黎大總統(tǒng)”之被讀為“賴”大總統(tǒng)更是一樣了。我想有人要學會一種新拼法,總須請他費一點工夫?qū)W一學才行,不可太想取巧或省力,否則反而弄巧成拙,再想補救,更為費事了。況且這國語羅馬字不是專供學英文的人用的,據(jù)文中所說還擬推廣開去,似乎更不必牽就一方面?!鋵崳瑖Z羅馬字雖然大半與威妥瑪式相同,卻并不怎么與英文相近,威妥瑪式的音似乎本來并不一定是根據(jù)英文的,所以懂得英文的人看這拼法,也只是字母認得罷了,這一層在懂得法意等文的人也一樣便利的,未必限于英文??傊?,我贊成這一套國語羅馬字,只是覺得它的發(fā)音并不怎么像英文,就是像也未必算得什么特色,因為這并非給英美人用的。照例亂說,不知尊意以為如何。
(十五年十月十八日,Jou Tzuoh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