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學(xué)庵筆記》,南宋陸游撰,十卷?!独蠈W(xué)庵筆記》是以其鏡湖岸邊的“老學(xué)庵”書齋得名的,書齋的命名乃“取‘師驢老而學(xué)如秉燭夜行’之語”。此書是放翁晚年作品。它記載了大量的遺聞故實,風(fēng)土民俗,奇人怪物,考辨了許多詩文、典章、輿地、方物等等,多是作者或親歷,或親見,或親聞之事,或讀書考察的心得。其突出的特點,一是所錄多屬本人或親友見聞,二是特別關(guān)心時事人物,三是所述人事多有議論褒貶,乃宋人筆記叢里的佼佼者。
前人對此書頗多贊譽。南宋陳振孫《書錄解題》說他“生識前輩,年及耄期,所記所聞,殊有可觀?!薄端膸烊珪偰刻嵋氛f它“軼聞舊典,往往足備考證”。清代文學(xué)家李慈銘認為該書“雜述掌故,間考舊文,俱為謹嚴,所論時事人物亦多平允”,稱之為“亦說部之杰出也。”
《老學(xué)庵筆記》不僅在國內(nèi)有影響,在我們的東鄰日本,很早就傳了過去,為當(dāng)?shù)厝耸繍圩x之書。據(jù)日本古代一些文籍記載,明成化年間,日本國王源義政因文籍焚于兵火,特地咨大明禮部文,要求贈與中國文籍,所開列的書目就有:《老學(xué)庵筆記》全部,與《百川學(xué)?!?、《北堂書鈔》等并列,可見此書在日本之影響。雖然只是一部篇幅不長的筆記文集,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卻作出了它的貢獻,這是不能不一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