吁嗟篇
《樂府解題》:曹植擬《苦寒行》為《吁嗟》。
吁嗟此轉(zhuǎn)蓬,居世何獨(dú)然。長去本根逝 〔1〕 ,宿夜無休閑。東西經(jīng)七陌,南北越九阡 〔2〕 。卒遇回風(fēng)起,吹我入云間。自謂終夭路,忽然下沉泉。驚飆接我出 〔3〕 ,故歸彼中田。當(dāng)南而更北,謂東而反西。宕宕當(dāng)何依 〔4〕 ,忽亡而復(fù)存。飄颻周八澤,連翩歷五山 〔5〕 。流轉(zhuǎn)無恒處,誰知吾苦艱。愿為中林草,秋隨野火燔。糜滅豈不痛 〔6〕 ,愿與根荄連 〔7〕 。
〔1〕 《說苑》:魯哀公曰,秋蓬惡其本根,美其枝葉。秋風(fēng)一起,根本拔矣。
〔2〕 《風(fēng)俗通》:東西曰陌,南北曰阡。
〔3〕 《爾雅·釋天》:扶搖謂之猋。郭注:暴風(fēng)從下上。猋通作飆。
〔4〕 《說文》:宕,過也。段玉裁注:宕之言放蕩。古直箋:宕宕猶蕩蕩。
〔5〕 古直箋:《禹貢》有九澤?!稜栄拧酚惺挕!稘h郊祀志》:天下名山八,五在中國:華山、首山、太室山、泰山、東萊山。
〔6〕 賈山《至言》曰:雷霆之所擊,萬鈞之所壓,無不糜滅者。
〔7〕 《爾雅·釋草》:荄根。郭注:別二名,俗呼韭根為荄。
古直箋:本傳:植十一年中而三徙都,嘗汲汲無歡。裴松之引此篇注其下,是則此篇為太和三年徙東阿后作也。
朱緒曾曰:按子建藩國屢遷,求試不用,愿入侍左右,終不能得,發(fā)憤而作。愿為中林草四句,即表所云使臣得一散所懷,攄舒蘊(yùn)積,死不恨矣之意。裴松之采入《志》注,大有史識。
朱乾曰:眾建親戚,所以屏藩。唇亡則齒寒,親族離則國寒,所以為《苦寒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