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一位老朋友剛從北平到滬,據(jù)說北平宣武城門上面的墻原有幾個如大圓桌面般的大字,寫著“誓死不用日貨”,最近卻把“日”字挖去,僅剩下“誓死不用貨”幾個字。難道我們中國的國民因受了日本的隆情厚誼(?),感激涕零,連無論什么“貨”(國貨當(dāng)然也在內(nèi))都要“誓死不用”了嗎?如有惡作劇的“洋人”把這個妙不可言的標(biāo)語用攝影機攝了去,又是一件替中國體面增光不少的事情!既然要如此表示“感激”之意,何不索性把“不”字挖去,留下“誓死用日貨”,豈不更妙?
據(jù)東方社七月十四日由東京來電,自濱口內(nèi)閣及幣原外相等組織新閣以來,僅十日間,我國向日本定購之貨物已如同山積,比去年同期大見暢旺,據(jù)說七月上旬向中國輸出額增加之?dāng)?shù)如下:棉紗九萬圓,棉織物三百萬圓,帽子二萬六千圓,洋布二萬一千圓,鐵制品四萬三千圓,洋傘二萬一千圓。又說日本郵船會社上海航路,每月十次,每次帶貨六百萬噸,現(xiàn)已一躍增至一千四百萬噸。這樣看來,在實際上也大有“誓死用日貨”之概!此后但望繼長增高,似無振興國貨的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