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名者實之賓也”

韜奮漫筆 作者:鄒韜奮


最近我國有兩位藝術(shù)家——劉海粟和徐悲鴻——在報上大打筆墨官司,頗引起我國藝壇上不少的波動。他們你一個“藝術(shù)流氓”,我一個“藝術(shù)紳士”,有人說笑話,說他日中國的藝術(shù)界里,或于象征派寫實派浪漫派等等之外,又有“紳士派”“流氓派”等等的產(chǎn)生,可謂謔而且虐。記者對于藝術(shù)是完全門外漢,未敢多所饒舌,據(jù)朋友里面知道劉、徐兩位藝術(shù)家的本領(lǐng)的人談起,對于他們的藝術(shù)上的特長都表示相當(dāng)?shù)木磁?。記者以為最害人的還是廣告上的宣傳,捧場的人也不能不負幾分責(zé)任。上海市政府替劉藝術(shù)家開了一個“個展”,在廣告上劈頭就替他上個尊號,叫做“當(dāng)代畫家”,此外替他作文宣揚的人,你一聲“畫家”,我一聲“大師”,鬧做一團,徒然替他引起反感,這真是非徒無益,而又害之!

寫到這里,瞥見報上載著《悲鴻畫集》的廣告,里面有“獨步中國,無與為偶”的句子,這似乎也有“畫家”“大師”相類的意味了。

“名”這個東西,大概是人人喜歡的,常語說“三代以下唯恐不好名”,這也許是鼓勵人上進的一種興奮劑。但因為是人人所喜歡的,所以最易招忌,尤其是含有獨占意味時最易引起反感,所以真心愛護人的人,不愿作過分的捧場?!懊邔嵵e也”,實至名歸,出于自然,捧亦無用。在愛護自己的人也不愿有人替他作過分的捧場,這不但是避免麻煩,而以過分宣傳,易于引導(dǎo)(盡管是出于無意的)青年不重真實苦功而專想取巧盜名,專想出風(fēng)頭,更是莫大的罪孽。即講到精神上真正的愉快,亦以實過于名或有實無名為至樂,而且名過于實或有名無實為至苦。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