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杰,1973年10月3日生于成都,北京大學中文系研究生畢業(yè),在其學生時代,出版的作品就有《火與冰》、《鐵屋中的吶喊》、《文明的創(chuàng)痛》(自選集)、《說,還是不說》、《尷尬時代》等,總共超過100萬字。余杰的作品在未正式出版之前,曾以手抄本的形式在北京九所大學流傳。青年學子對余杰有一種特殊的親切,余杰的文字,在某種程度上,被視為這一代學生的發(fā)言。“余杰的出現象征著70年代人浮出歷史。他的批判工作必定會驚天地而泣鬼神?!薄赌戏街苣贰坝嘟芤约P的文字吹皺文壇一池春水,他被視為有當年李敖的影子,針砭社會現實和文化弊病,令人耳目一新,表達了新一代的銳氣。”——香港《亞洲周刊》也許您會佩服余杰的深刻與睿智,也許您會鄙夷余杰的片面與淺薄。然而無論激賞,抑或輕蔑,都是您不可或缺的神圣權利,一如我們自己對余杰觀點的非常同意,與不能同意?!R雄飛“余杰是一個富有歷史使命感的青年,他觀察社會、國家、所發(fā)生的一切,從而以思想家的睿智、膽識、文采、感情融于筆端,每一篇文章都閃爍著智慧的光芒,令人擊節(jié)贊嘆!”——曾敏之(香港作家聯合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