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技術與認同:新生代農民工…
02文化視閾下的北魏文學研究…
03春山可望:十首詩詞講透一…
04藏在詩文里的風俗文化
05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中學…
06新興傳播學
07這個世界的人與人文
08中國文化之美
09群眾新聞學:理論、歷史與…
10大數(shù)據(jù)時代圖書館服務體系…
陳曉偉
隨著互聯(lián)網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的全方位滲透,尤其是“互聯(lián)網 &rd…
可購
徐林生
《徐徐道來》是徐林生繼《旁觀者說》之后的又一本時評集,分“憑欄…
孫機 著
本書是著名文物學家、考古學家孫機先生的一部關于中國古文物和古代物質文化的…
曹秀玲 主編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以及中國國力的增強,海外人士學習漢語和了解中國的熱情也…
施旭升
《藝術文化評論:媒介與批評》征集了領域專家教授、副教授、博士、碩士論文二…
周健強 著
這本訪談實錄的文章基本都曾在報刊公開發(fā)表,所訪人物大多享譽中國現(xiàn)當代文化…
張波 著
本書從修身養(yǎng)性、經世治國的角度,全書依照《老子》通行本八十一章的順序劃分…
彭衛(wèi)國 朱愛軍 主編
時光與書頁一同翻過,這一份叫作“解放書單”的閱讀榜單,…
賀永祥 王小楊
本書基于“好評中國”網絡評論大賽,匯聚了國內知名評論員…
程文婷 著
飲食是一種文化現(xiàn)象,在全球化視域下,圍繞中國食物及其飲食文化在境外的產生…
浦善新
本書是作者30多年潛心研讀《老子》的感悟體會、心得筆記。作者滿懷對先賢的敬…
[英]特里·伊格爾頓 著,劉超、陳葉 …
《異端人物》——一本集辛辣評論與深刻見解于一身的人物評…
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
讀懂中國文化之美,尋索華夏大地五千年美的歷程。對美的追求伴隨著中華文明的…
火源 著
本書試圖解決一直以來研究界將《新青年》思想加以割裂的問題,第一次將《新青…
南懷瑾 著,磨鐵文化 出品
歷史大人生,人生小歷史。南懷瑾講中國智慧系列之《歷史的明暗》,從社會制度…
左靖
《碧山15》“食物續(xù)”卷,是特地為呼應和記錄2020年這個不…
《碧山14》“食物”專輯,結集了15篇從種到吃的文章用以呈…
呂明霞
經濟全球化促進了高等教育國際化,高等教育組織跨國辦教育,已成為世界高等教…
周廷勇
本書是從大學生的視角對他們的學習質量的現(xiàn)狀和影響因素等相關問題開展實證調…
漆亞林 主編
本書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聯(lián)合浙江傳媒學院、新華社媒體融合生產技術與系統(tǒng)…
王路 主編
《藏書家》(第25輯)秉承刊物一貫宗旨,刊載文章26篇,分年度書志、書界人物…
彭小妍
歐洲啟蒙時期,有笛卡爾的理性主義,同時也有休姆與盧梭的情感主義。而《唯情…
戈公振
暫缺簡介...
劉程,安然著
本書選取20個關鍵詞,通過分析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諸多案例,對跨文化傳播理論…
于冠深著
本書是一本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讀物,作者在書中結合自己的經歷與感悟對一…
霍耀宗著
先民對自然節(jié)律的把握,其源起和發(fā)展具有一定的客觀必然性。通過對《夏小正》…
錢穆 著
“中國乃無獨立之科學,亦無獨立之哲學,一切知識貴能會通和合,乃…
任衛(wèi)東 夏宇 高雪梅 金明大
為講好中國式現(xiàn)代化的生態(tài)文明故事,《綠水青山看東方》精選了近3年來《瞭望…
王明建 師選生
王子舟
內容提要職業(yè)手冊是人們在職場旅途的行進指南。這是一部圖書館員職業(yè)手冊,內…
李鳳亮,周建新,胡鵬林,徐天基
文化與科技的深度融合、數(shù)字與人文的融合已經是全世界經濟發(fā)展的重要引擎,這…
蹇世瓊著
本書以“80后”新生代特崗教師為研究對象,在兩年的時間框…
劉洪權
本書為國家社科基金結項成果。本書在扎實的材料基礎上,將文獻與實物相結合,…
沙垚著
中國特色新聞學的核心在于群眾路線,基于群眾路線發(fā)展出群眾新聞學。本書通過…
王友良著
依據(jù)現(xiàn)代傳播新動態(tài),因應傳播研究新要求,順應數(shù)字中國新發(fā)展,本書采取概括…
程結晶 著
本書立足于圖書館服務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理念,展現(xiàn)大數(shù)據(jù)時代圖書館服務體系中文化…
朱自清
《經典常談》寫于1942年,是朱自清先生在西南聯(lián)大期間創(chuàng)作的中國古代經典普及…
李萬軍
《中國文化概要(英文版)》是為英語類各本科專業(yè)設計編寫的介紹中國文化的英…
何順平,馬超,周鑫
本書深入研究了橋旅藝術在城市記憶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等層面中的多重作用,為讀者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