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文以文學作品為主,也適當?shù)剡x一些文章,諸如議論文、悼詞等。體裁分布為詩歌(含詞曲)32篇,散文(含賦、頌)31篇,散文詩2篇,小說9篇,戲劇2篇。課文編排分為中外兩大部分,基本上循文學史的脈絡,以點連線,給學生留下一個文學發(fā)展的概貌。外國作品也不分國別,完全以作者的出生年代為序。在體例編排上,基本上與其他同類教材一致,但我們在“理解與鑒賞”和“思考與練習”這兩部分力求出新出彩。前者緊扣課文,深入挖掘作品的意蘊,同時在藝術特色的賞析方面多些文采,增強可讀性。后者增加了題目數(shù)量,改進了題型,力圖通過這些思考題、練習題的訓練,讓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增長一些新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