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社會科學語言文字現(xiàn)代術語學引論

現(xiàn)代術語學引論

現(xiàn)代術語學引論

定 價:¥21.00

作 者: 馮志偉著
出版社: 語文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中國語言\文字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801262424 出版時間: 1997-08-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26cm 頁數(shù): 225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內(nèi)容簡介本書結合我國術語研究和術語工作的特點,全面地、系統(tǒng)地介紹了現(xiàn)代術語學的基本理論和實際應用成果,是我國學者寫的第一部現(xiàn)代術語學專著。本書共十四章,第一章至第七章講述術語的特點、概念和概念系統(tǒng)、術語的定義、術語編纂、術語標準化、各科術語問題、術語數(shù)據(jù)庫等內(nèi)容,介紹術語學的一般原則和方法;第八章至第十四章專門論述中國術語的問題,包括我國術語工作的發(fā)展歷程以及漢語術語的結構研究成果。作者深入地討論了術語形成的經(jīng)濟律、潛在歧義論等由我國學者提出的術語學理論,并且對中文單詞型術語和詞組型術語作了結構分類,這是世界上首次從語言學角度對術語的結構進行的分類,顯示了我國術語學研究重視術語的內(nèi)部結構的特色,也反映了我國術語學研究中的結構功能觀。本書可供從事術語學、標準化、語言學和信息處理的高等學校師生、科研工作者和管理人員閱讀,也可以作為術語教學、術語培訓的入門讀物。

作者簡介

暫缺《現(xiàn)代術語學引論》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目 錄
   前言
   第一章 術語
    1.1什么叫做術語
    1.2術語模型
    1.3單義術語
    1.4多義術語
    1.5多源術語
    1.6同義術語
    1.7等價術語
    1.8同音術語
    1.9異形術語
    1.10術語的地域分歧
    1.11印歐語言術語的構成方式
    1.12縮略術語
    1.13借用術語
    1.14轉(zhuǎn)寫
    1.15譯音
    1.16科學單位
   第二章 概念和概念系統(tǒng)
    2.1概念
    2.2概念的內(nèi)涵和外延
    2.3概念的組合
    2.4概念的屬性
    2.5概念系統(tǒng)
    2.6概念系統(tǒng)的圖示法
    2.7概念的邏輯關系
    2.8概念的本體論關系
   第三章 定義
    3.1什么叫做定義
    3.2內(nèi)涵定義
    3.3外延定義
    3.4上下文定義
    3.5定義的規(guī)則
    3.6定義的系統(tǒng)性
    3.7定義的輔助手段
   第四章 術語編纂
    4.1什么叫做術語編纂
    4.2《國際電工詞典》
    4.3《天文學名詞》
    4.4術語編纂的符號
    4.5術語編纂中的語言代碼
    4.6術語數(shù)據(jù)的種類
    4.7單語言術語詞典
    4.8多語言術語詞典
   第五章 術語標準化
    5.1標準化
    5.2產(chǎn)品標準
    5.3術語標準
    5.4方法和原則標準
    5.5術語標準化的原則
    5.6術語標準化的級別
    5.7術語標準編寫規(guī)定
    5.8國際標準化組織
    5.9國際標準化組織第37技術委員會
    5.10國際電工委員會
    5.11國際術語情報中心
    5.12全國術語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第六章 各科術語問題
    6.1生物俗名和學名
    6.2雙名法
    6.3生物命名法規(guī)
    6.4生物命名分類等級
    6.5生物的屬名
    6.6生物的種名
    6.7物理學術語編定原則
    6.8化學介詞
    6.9無機化學命名原則
    6.10有機化學命名原則
    6.11 中國天文學術語的傳統(tǒng)
    6.12 天體專名的命名
   第七章 術語數(shù)據(jù)庫
    7.1什么叫術語數(shù)據(jù)庫
    7.2主要的術語數(shù)據(jù)庫
    7.2.1LEXIS術語數(shù)據(jù)庫
    7.2.2TEAM術語數(shù)據(jù)庫
    7.2.3EURODICAUTOM術語數(shù)據(jù)庫
    7.2.4NORMATERM術語數(shù)據(jù)庫
    7.2.5TERMDOK術語數(shù)據(jù)庫
    7.2.6TERMNOQ術語數(shù)據(jù)庫
    7.2.7TERMIUM術語數(shù)據(jù)庫
    7.2.8GLOT術語數(shù)據(jù)庫
    7.2.9GLOT-C中文術語數(shù)據(jù)庫
    7.2.10ON術語數(shù)據(jù)庫
    7.2.11DIN術語數(shù)據(jù)庫
    7.2.12TEPA術語數(shù)據(jù)庫
    7.2.13BTERM術語數(shù)據(jù)庫
    7.2.14正在開發(fā)中的術語數(shù)據(jù)庫
    7.2.15主要術語數(shù)據(jù)庫的特征
    7.3建立術語數(shù)據(jù)庫的基本要求
    7.4建立術語數(shù)據(jù)庫的過程
    7.5標準通用置標語言SGML
    7.6機器可讀術語交換格式MARTIF
   第八章 中國的術語工作
    8.1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8.2中文自然科學術語命名原則
    8.3中文術語定名的基本要求
    8.4審定工作中術語的選擇原則
    8.5審定工作中術語的編排格式
    8.6審定工作中術語索引的編排方法
    8.7中文術語的審定程序
    8.8外國自然科學家譯名協(xié)調(diào)
    8.9中國物理學術語的審定工作
    8.10中國化學術語的審定工作
    8.11中國天文學術語的審定工作
    8.12中國數(shù)學術語的審定工作
    8.13中國醫(yī)學術語的審定工作
    8.14中國地學術語的審定工作
   第九章 中文單詞型術語的結構
    9.1漢語單詞型術語的類別
    9.2漢語單詞型術語的結構
    9.3漢語偏正式術語中的語義關系
    9.4漢語術語中的語綴
   第十章 術語形成的經(jīng)濟律
    10.1術語系統(tǒng)的經(jīng)濟指數(shù)
    10.2單詞的術語構成頻率
    10.3術語的平均長度
    10.4術語形成的經(jīng)濟律—FEL公式
   第十一章 潛在歧義論
    11.1二叉單標記樹形圖
    11.2有限狀態(tài)轉(zhuǎn)移網(wǎng)絡
    11.3術語的字面含義及學術含義
    11.4術語的詞組類型結構(PT—結構)
    11.5術語的句法功能結構(SF—結構)
    11.6術語的功能焦點
    11.7術語的邏輯語義結構(LS—結構)
    11.8漢語術語的PT—結構與SF—結構的關系
    11.9潛在歧義結構
    11.10潛在歧義結構的分類
    11.11漢語術語潛在歧義結構類型總表
    11.12PT-結構的實例化
    11.13無歧義結構
    11.14歧義消除結構
    11.15歧義結構
    11.16非法結構
    11.17轉(zhuǎn)換鑒定式
    11.18聯(lián)謂轉(zhuǎn)換鑒定式
    11.19聯(lián)體轉(zhuǎn)換鑒定式
    11.20述賓轉(zhuǎn)換鑒定式
    11.21主謂轉(zhuǎn)換鑒定式
    11.22定中轉(zhuǎn)換鑒定式
    11.23狀中轉(zhuǎn)換鑒定式
    11.24述補轉(zhuǎn)換鑒定式
    11.25轉(zhuǎn)換鑒定式與歧義判別
    11.26同焦轉(zhuǎn)換鑒定式和異焦轉(zhuǎn)換鑒定式
    11.27術語的幾何歧義
    11.28術語樹形圖中各結點的相互影響
    11.29詞組型術語NV十N的命名規(guī)范
    11.30詞組型術語V十N的命名規(guī)范
   第十二章 中文名詞詞組術語的結構
    12.1中文名詞詞組術語的結構分類
    12.2(1|2)型名詞詞組術語
    12.3(1(1.1|1.2) |2)型名詞詞組術語
    12.4NP(NP(*)|N)次類
    12.5NP(VP(*)|N)次類
    12.6NP(PP(*)|N)次類
    12.7NP(CLP(*)|N)次類
    12.8NP(NVP(*)|N)次類
    12.9NP(AP(*)|N)次類
    12.100(1|2(2.1|2.2))型名詞詞組術語
    12.110(1(1.1|1.2) |2(2.1|2.2))型名詞詞組術語
    12.120NP(VP(*)|NP(*))次類
    12.130NP(NVP(*)|NP(*))次類
    12.140NP(NP(*)|NP(*))次類
    12.150(1(1.1(1.1.1|1.1.2)|1.2) |2)型名詞詞組術語
    12.160(1(1.1|1.2(1.2.1|1.2.2) |2)型名詞詞組術語
    12.170(1(1.1(1.1.1|1.1.2) |1.2) |2(2.1|2.2))型名詞詞組術語
    12.180(1(2(2.12.2(2.2.1|2.2.2)))型名詞詞組術語
    12.190(1(1.1(1.1.1|1.1.2(1.1.2.11.1.2.2))1.2) |2)型名詞詞組
    術語
    12.200(1(1.1|1.2(1.2.11.2.2))|2(2.1|2.2))型名詞詞組術語
    12.210(1(1.1|1.2) |2(2.1(2.1.1|2.1.2)2.2)型名詞詞組術語
   第十三章 中文動詞詞組和形容詞詞組術語的結構
    13.1中文動詞詞組術語的結構分類
    13.20(1|2)型動詞詞組術語
    13.30(1|2(2.1|2.2))型動詞詞組術語
    13.40(1(1.11.2) |2(2.1|2.2))型動詞詞組術語
    13.50 中文形容詞詞組術語的結構分類
    13.60(1|2)型形容詞詞組術語
    13.70(1(1.1|1.2) |2)型形容詞詞組術語
   第十四章 中文名動同形詞詞組術語的結構
    14.10 中文名動同形詞詞組術語的結構分類
    14.20(1|2)型名動同形詞詞組術語
    14.30(1(1.1|1.2)|2)型名動同形詞詞組術語
    14.40(1|2(2.1|2.2))型名動同形詞詞組術語
    14.50(1(1.1|1.2)|2(2.1|2.2))型名動同形詞詞組術語
   后 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