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緒論
1.1 安全科學技術的產生、發(fā)展和現(xiàn)狀
1.2 現(xiàn)代安全科學技術的主要內容
1.3 本課程的特點、地位和作用、教學方法與要求
2 安全原理
2.1 常用基本概念
2.2 安全文化
2.3 安全的本質與本質安全
2.4 事故致因理論
2.5 危險源與致?lián)p致傷因素
3 系統(tǒng)安全評價原理
3.1 基本概念
3.2 系統(tǒng)安全評價的基本原理、方法論、原則與方法
3.3 安全評價的種類
4 危險性質界定、分類及主要危險性
4.1 術語
4.2 危險性物質的界定和分類
4.3 各類危險物質的主要危險性
5 化學物質燃爆危險性的系統(tǒng)評價
5.1 概述
5.2 文獻調查
5.3 理論估算預測
5.4 篩選試驗
5.5 標準試驗
5.6 實際規(guī)模試驗
6 化工過程的危險性
6.1 化工過程物質的危險性
6.2 化工過程的危險性
6.3 設備的危險性
6.4 化工事故統(tǒng)計分析
7 化工過程的熱危險性評價
7.1 熱危險性評價的基本概念
7.2 發(fā)生反應失控的一般原因
7.3 熱危險性評價的理論基礎
7.4 化學反應失控危險性界條件的確定
7.5 RHI反應危險性評價法
7.6 化學工藝過程熱危險性綜合評價程序
8 化工廠綜合危險性評價法
8.1 美國道化學公司的火災爆炸指數(shù)法
8.2 適用于炸藥危險源的BZA-1評價法
8.3 其他評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