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雜志的歷史,僅百余年。這百來年的前幾十年的雜志封面還是極素凈的,像古書之書面的作法,只在封面左上端貼一紙簽,寫上書名再無多余的裝飾。只是到了“新文化運動”以后,期刊雜志的封面裝幀才慢慢地花樣繁多起來。這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當期刊雜志也成為了一種文化消費商品之后,它的外觀的包裝設計也必須同其他種類的商品一樣花一番心思投入一定資金以期達到最終將商品順暢推銷出去的目的,賣得越多,利潤越豐厚。我們可以從越來越花花綠綠的封面背后窺察到商家越來越焦灼的心態(tài),以至于我們現在很難看到一張白紙似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的封面了。極力追求“震撼性”與“醒目性”,成為商家與美術設計者一致的思路,而“目迷五色”缺乏判斷力的讀者終究會在花花世界的視覺沖擊下迷失方向,喪失立場,僅有少數人對此保持警覺?!斗饷嫘恪凡皇菍Ψ饷嬖O計作出藝術性評估。作者只是以個人的審美取向從個人藏品中挑選出六十個故事來闡述自己的想法,有話則長,無話則短。封面是一個支點,這六十張封面全部是1950年以前產生的,已不再鮮活,它的裝幀作畫者絕大多數已不在人世。老的封面,開啟了一扇窺視舊時代舊人物舊故事的后窗,吾樂于沉湎徜徉其內訪幽探秘嗟古嘆今想到便寫。只向封面餐秀色,管它冬夏與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