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依山而居:湖北長陽佑溪村…
02晉江民間僑捐碑刻拾遺
03筆走龍蛇:刻在石頭上的千…
04瀟湘國學七講
05馮夢龍與江南文化
06南京文獻精編:金陵勝跡志…
07北京城市新空間書寫與文化…
08蘇州民俗
09北京新跨越:百名記者講述…
10圖像與文本,西藏藝術展示…
嚴明 吳留營
暫缺簡介...
可購
羅銘泉
本書以古希臘思想家的一句名言“人啊,認識你自己!”為命…
趙翠翠
傳統(tǒng)以“家”為核心的熟人社會逐漸解體,普遍而有效的新型…
盧梭 霍布斯等
《漢譯名著日歷》每日擷取“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一書一…
王衡 李科平
鄒新、程華安、張文藝
新媒體時代下,產教融合模式的創(chuàng)新是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的重要方向之一。這種融合…
劉平清
《廣州大典》是廣州的“根與魂”,承載廣州千年文脈?!稄V…
趙連賞 編
`
郭錫良 著
“大家小書”,是一個很俏皮的名稱。此所謂“大…
[北宋]王旦 著,龍翔 評
《諫學》是一部以中國傳統(tǒng)的言語藝術為核心的國學經典著作,旨在探究言語中隱…
黃壽祺 梅桐生
楚辭是我國春秋戰(zhàn)國時代楚文化的結晶,它是繼《詩經》后我國古代又一部具有深…
潛偉
《技術遺產》由北京科技大學主編,定位為國內技術史與技術遺產領域的重要學術…
古小松,方禮剛
本論文集精選了與海洋文化相關研究領域知名研究學者的學術論文14篇,分為&am…
(俄羅斯)季塔連科等主編,劉文飛等譯
《中國精神文化大典》是俄國漢學研究集大成之作,縱向從夏商殷時代一直持續(xù)到…
譚新紅
《東坡文化研究》由譚新紅主編、海南大學海南省東坡文化研究與傳播中心主辦,…
朱海燕,堵茜 著
中國茶道是富含豐富文化內涵的飲茶技術規(guī)范,即從茶園到茶杯的全程規(guī)范括事茶…
徐琳 著
玉,是中華文明特殊的標志物。玉文化具有原創(chuàng)性、不可替代性和wei一性。故宮…
葉舒憲,李繼凱
本輯圍繞三星堆文明考古發(fā)掘,邀請國內一流考古學者,對三星堆文明展開全方位…
劉義慶 原著;繪時光 編、繪
“笑翻了的古書盒子” 系列《〈世說新語〉可以這樣讀》包…
周憲 主編,陳勇 副主編
本書為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級研究院院刊第八期,收錄2019年至2020年在院內…
侯慧明 主編
晉學是以山西地方文化為研究客體的地域文化學科,屬于中華地域文化學之一,內…
李華
本書梳理了網絡游戲中的優(yōu)秀道德文化、優(yōu)秀神話文化、優(yōu)秀藝術文化、優(yōu)秀政治…
許梿 后浪
《六朝文絜》是廣受歡迎的駢文選本,后有黎經誥為之箋注。本書收錄自晉至隋3…
李燕,羅日明 編
本書選取了中國古代農學、數學、天文學和其他學科領域的科學家們,對他們的人…
鄭逸文 主編
從立春的第一縷春風,到冬至的皚皚白雪,二十四節(jié)氣如同二十四位優(yōu)雅的詩人,…
佛山市委宣傳部 編著
本書是全面系統(tǒng)介紹佛山十大傳統(tǒng)文化的通俗類讀物。全書分為十章,以佛山十大…
朱天曙
漢魏六朝的詩論、畫論、書論是中國古代藝術理論的發(fā)韌,一出現便是高峰,對后…
王強
漢字不僅是書寫的工具,更是文化的載體,每一個漢字都包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信…
李有成
本書為李有成教授過去三十余年學術論文的自選集。 共收入論文二十四篇,關注…
岡倉天心(1863—1913)
岡倉天心在20世紀初旅英美期間,意識到西方人對東方世界充滿了荒謬的想法及誤…
甘陽
《文化歸途》收錄了甘陽教授1984—2019年的三十余篇文章,全書分為…
薛麗霞
課堂是師生綻放光彩的舞臺,它不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思維的碰撞、心靈的互動…
李啟彰
陳進國
《于胥斯原:鄉(xiāng)族、風水與地方記憶》本書繼承了中國社會經濟史學“…
黃建團
本書共十章,第一章主要介紹八段錦課程思政概述;第二章主要介紹八段錦課程思…
項楚 舒大剛 主編
《中華經典研究》以中國傳統(tǒng)儒釋道醫(yī)經典研究為中心,以突出中華經典文化為特…
(美) 夏頌
《戲劇的誘惑》從社會政治、文化意識形態(tài)的視域考察元雜劇在元明清三代不斷被…
范周
本書集結頂尖智囊共探文旅創(chuàng)新前沿,精彩輯錄了劉玉珠、單霽翔、李鳳亮和李向…
南平市文化和旅游局 南平市朱子文化研究會…
我國的書院制度濫觴于唐代,至南宋,出現了理學的集大成者朱子,使這一時期的…
[美]魯思·本尼迪克特
著名人類學家魯思·本尼迪克特在這本佳作中比較了三個社會&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