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少年兒童來說,一切文化的學習莫不從識字始。而對于漢字的識讀,不管是成年人還是童稚小兒,又莫不以為難堪之苦。如果能編寫一些趣味性與知識性比較貼切地結合在一起的識字讀本的話,那么對于處于早期學習階段的少年兒童來說,這種學習就可能會變得愉快而輕松。鑒于此,中州古籍出版社決定編寫幾種這樣的小冊子,希望為少年兒童認識、了解漢字,甚至是學習漢字文化提供向導。這本小冊子選編了50個象形字。象形是古代文字在產生的初始階段的最基本的造字方法。象形字源于原始圖畫,但是它比原始圖畫能更簡練準確地表現(xiàn)其所描述對象的特征。編寫的體例是以楷書簡體字為字頭,其下加注拼音與聲調,旁注英文詞匯。為便于讀者了解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文字形體的演變軌跡,每字又寫出古文字及小篆,凡有繁體及常見別體的,也盡量寫出。每字還附上兩、三個詞組以擴大學習的信息量。為加強小讀者對文字所表現(xiàn)的具體生活場景的認識,又根據(jù)文字形義為每個字都配插了一幅小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