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文化文化評述反語

反語

反語

定 價:¥36.00

作 者: 林沛理 著
出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文化評述

ISBN: 9787300138534 出版時間: 2011-08-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86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反語》為香港著名評論家林沛理雜文集,分為五部分,談及香港、政治、經(jīng)濟、民主、教育、80后、媒體、電影、文化名人、明星等。文章風格獨特,邏輯嚴明,持之以據(jù),主旨鮮明,論述簡潔有力?!斗凑Z》收入80多篇評論,有把香港現(xiàn)象當作文本般閱讀和分析,也有從人的角度去理解香港現(xiàn)象、張愛玲、龍應臺、韓寒、余秋雨、邁克爾•杰克遜和王菲,而不是把他們當作權威那般服從,或者偶像那般崇拜。文章試圖探討在充滿剝削、操縱和奴役的現(xiàn)代社會,個人如何可以活得更清醒和更自由。電影是長期關注的藝術形式及創(chuàng)作媒介,故本書也論及大陸與香港電影作者的得失、兩地影業(yè)的發(fā)展、香港電影的身份危機,以及電影與權力及社會價值的關系。最后一部分思考知識在日常生活的應用,涉及文字的力量、話語權及軟實力等議題。

作者簡介

  林沛理,香港資深文化評論人,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副總編輯?!秮喼拗芸?、《信報》、《明報》及《南方都市報》專欄作家,香港電臺個人意見節(jié)目《講東講西》嘉賓主持。著有《影像的邏輯與思維》、《香港,你還剩下多少》、《能說“不”的秘密》、《破謬.思維》、《精彩的偏見》、《英文玩家》及《Oncea Hero》。

圖書目錄

第一部分 香港作為標本
香港大學的尷尬
被打入冷宮的“常識”
通識教育培養(yǎng)批判力
假象與欲望綁架香港書展
香港人不懂得玩英文
英文的無孔不入
香港人的粵語鄉(xiāng)愁
香港城市生活的力學和美學
玻璃就是城市的本質
商場在香港人生活中的角色
港人去哪里抽煙?
寂寞不寂寞
中產(chǎn)階級的永恒困境
對富豪從崇敬到憎恨
貧窮與我們常在
富得只剩下一層豪宅
香港走到拐點了嗎?
反高鐵究竟反什么
錯誤口號與錯誤心態(tài)
被馴服的他者
重估香港價值
臺灣行,香港不行?
香港社會的精神分裂
香港人主體性失落
港人新主體性的關鍵
英國核心價值與香港——香港人的“非典型被殖民者心態(tài)”二之一
香港為何是殖民特例?——香港人的“非典型被殖民者心態(tài)”二之二

第二部分 誰又懂得
誰又懂得張愛玲
張愛玲的反諷秘密
張愛玲的警世寓言
張愛玲與伍爾夫
認真審視龍應臺
龍應臺的感傷主義
一味靠“故”
絕版的韓寒
政治公關師余秋雨
可惜揮霍了白先勇
誰也不可以活兩次童年
藝術作品的“改造性的提升”

第三部分 娛樂至死
拒絕Facebook的理由
Facebook的代價
維基揭密的壯觀幻象
香港觀眾需揭竿起義
香港電視的另類迷奸
免費背后的巨大成本
香港是一個滔滔不絕的“談話城市”
溝通與竊聽的藝術
文化民粹主義的悲哀
媒體的選擇與擔當
傳媒對名人的病態(tài)包裝和炒作

第四部分 另一種影像敘事
李安是狐貍不是刺
張愛玲不相信眼淚
李安未解放性壓抑
她將自己釋放出來
女性的罪與罰
早就說過的故事
寫給自由的情書
走出悲情的海角七號
中國電影與香港
中國網(wǎng)民是品味判官
“艾滋孤兒”的真相錯位
功夫夢里的西方心態(tài)
電子游戲化的電影
延伸樂趣與考驗智商
香港電影怎么了
香港電影作者已死?
香港電影:春夢了無痕——“尋找香港電影的香港性”二之一
香港電影揮別香港性——“尋找香港電影的香港性”二之二

第五部分 所在之處
中國媽媽的軟權力
虐人又自虐的婚姻
常識在日常生活中節(jié)節(jié)敗退
中文將會成為世界強勢語言嗎?
中國可以輸出什么文化?
也談中國受挫之痛
馬可波羅式的敬畏
不期而遇的臺灣經(jīng)驗
大悲當前,謙卑無語
我失掉的澳門
用莊子修正資本主義
過度自信的代價
馬克思主義卷土重來
文字力量不容忽視
當性與政治糾纏
言論自由與冒犯的權利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