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進這本小書的二十三篇論文,是我從事藏緬語族語言(簡稱藏緬語)研究的一部分成果,其中大多數(shù)材料是我親自記錄調查的。雖然寫這些論文時,都是成熟一篇寫一篇,并沒有事先規(guī)劃好,但現(xiàn)在放在一起一看,竟覺得多少還能成個系統(tǒng)。這些論文涉及近二十種語言,其內容大致可分為語音、語法、詞匯、系屬、社會與語言、研究方法等幾類。既有共時描寫,又有歷史分析;除了單一語言的專題研究外,還有多種語言的比較研究。我希望這本書的出版,能對藏緬語研究起到一點推動作用。 自進入藏緬語研究領域,我就深深地被它的奧秘所吸引。盡管研究在逐漸深入,而我越加感到它難以捉摸。它那豐富而復雜的特征,有規(guī)律而又很不整齊的變化,一個個煞費苦心也難以解開之謎,使我為之迷戀。在我國,藏緬語研究歷史不長,前人為我們留下的成果實在太少,要建設好這一學科要靠更多的人去努力。漢藏語大師李方桂先生一九五一年在《漢藏系語言研究法》中就漢藏語研究方法講過這樣一段話:“所以依我的意見,將來的研究途徑不外是‘博而能精’,博于各種漢藏語的知識,而精于自己的專門研究系統(tǒng)?!边@段話對我的治學道路曾經有過重要的影響,今后仍將是我研究藏緬語的座右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