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宅茲游戲:從沉浸到歸化
02一帶一路國家教育信息概略…
03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敦煌文獻…
04古代新疆地區(qū)儒學文化傳播…
05社會翻譯學視域下的中華優(yōu)…
06錢穆文化:道德觀研究
07古韻新聲話秦淮
08跨文化對話(第49輯)
09數(shù)字學術服務創(chuàng)新與實踐
10中國精神文化大典 文學 …
楊海波 著
本書對列寧的文化理論進行了系統(tǒng)的研究,著重從縱向維度和橫向維度兩個方面來…
可購
黃高才,余雪梅 著
《中國文化教程》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對中國文化的基本問題進行了深入淺出的闡述…
韓橋生 著
凝聚道德價值共識是社會道德建設的基礎和前提。中國傳統(tǒng)社會形成了以仁愛為核…
林藝,劉濤 著
隨著區(qū)域文化熱的興起,對區(qū)域文化問題進行集中和深入的研究,以探尋區(qū)域文化…
王向遠 著
日本侵華史上,文化侵略是與軍事侵略、經濟侵略并行的三種基本的侵略行為,但…
王敏 著
解構主義誤讀理論是解構主義文學批評的重要理論,涵蓋了不確定性、互文性、反…
薛鋒,儲佩成 編
《齊梁故里與文化論集》是“齊梁文化研究叢書”的第一本,原是2009年首屆“中…
張敏 著
歷來研究南朝文學者,都必須自行于《隋書·經籍志》等目錄書中自行收羅總…
趙峻,姜春,季中揚 編
《西方審美文化概論》沿用雷蒙·威廉斯提出的文化觀念,視文化為人類或一…
嚴昭柱 著
在國家前途、民族命運、人類福祉的高度來關照和思考文化的現(xiàn)狀和發(fā)展的作品集…
昝勝鋒 編
縱觀國內外發(fā)展大勢,國家文化軟實力的增強越來越成為人類進步、現(xiàn)代文明建設…
李炎 著
《西部文化產業(yè)理論與實踐》是作者李炎長期關注民族文化現(xiàn)代化進程中的保護與…
鄒文貴 著
《文化學十四講》以文化學基本理論為研討對象,分設十四個專題,主要包括文化…
何毅亭,冷溶,蔡赴朝 等 著
習仲勛同志一生始終堅持群眾立場和群眾觀點,始終把人民群眾放在心中高位置,…
邵鵬
本書研究旨在用唯物史觀的視角和方法系統(tǒng)梳理文明形態(tài)理論流派和發(fā)展脈絡,并…
[美] 伊哈布·哈桑 著;劉象愚 譯
《后現(xiàn)代轉向》一書是對整個后現(xiàn)代主義文學、文化的理論概括與解析?!昂蟋F(xiàn)代…
可讀可購
羅云鋒 著
大體而言,人們在進行跨文化交流時,常常存在著三種不同態(tài)度:“見賢”(“見…
葉朗 編
《中國文化產業(yè)年度發(fā)展報告(2015)》項目目標主要是分析2014-2015年(含20…
呂書寶 著
《大眾文化和文化人類學書系:民俗信仰與雙向認知 兼論古代文學典籍的定向解…
李向東,楊秀杰,陳戈 著
《當代俄羅斯語言與文化研究》選擇最能代表當今俄羅斯語言與文化研究發(fā)展的、…
[澳] 德波拉·史蒂文森 著
《城市與城市文化》梳理了城市研究的復雜歷史和主要議題,包括19世紀工業(yè)城市…
高敏
暫缺簡介...
上海市青浦區(qū)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 編
在青浦文化發(fā)展的長河中,文化名士難以計數(shù)。本書主要以青浦區(qū)圖書館、博物館…
孫熙國,李翔海 編
《北大中國文化研究》是由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和北京大學中國文化發(fā)展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武漢大學…
《人文論叢(2015年第1輯·總第23卷)》是由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
[日] 鏡味治也 著;張泓明 譯
《文化的關鍵詞》是鏡味治也教授的一本力作。鏡味治也教授是世界著名文化人類…
李娜 著
本書從“文化侵略”這一核心概念出發(fā),探討滿鐵文化侵略政策的提出、制定及其…
李振綱 著
劉士林,朱逸寧,張興龍,嚴明 著
《江南城市群文化研究(套裝上下冊)》為2010年度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后期…
周非
本書深入淺出地闡述了老子”道“的思想,指出這個”道“就是要師法自然,一切…
本書深入淺出地講述了孔子成長史、孔子的十大形象、孔子的君子之道。重點解讀…
春秋時期齊國名相管仲,輔助齊桓公,勵精圖治,使齊國成為春秋時代第一霸。管…
潘琦,黃偉林 著
本書以“湘漓文化”為研究對象,探討湘漓文化的歷史淵源、現(xiàn)實意義,傳承與塑…
孔潤年 著
本書論述了文化與人格的關系;對中國傳統(tǒng)的儒家倫理、道家倫理和佛家倫理的思…
沈定平 著
明清之際,即16至18世紀,中國與歐洲之間罕見的大規(guī)模直接接觸與交流,對世界…
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 編
《北京公園生態(tài)與文化研究(二)》是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成立以來第三本以獲獎…
劉海燕 著
本書為作者近些年來的學術研究成果,內容分為三個部分:文本細讀與批評、文化…
戴珩 著
《現(xiàn)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200問》是國內的關于現(xiàn)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知識的普及…
任裕海 著
《全球化、身份認同與超文化能力》所討論的超文化能力,除包含認同和交際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