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跨文化對話(第50輯)
02現(xiàn)象學視域中的生活世界與…
03世界偵探地圖
04赴蘇
05純粹·印度神話學
06雜交種文化
07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殯葬文化…
08狂飆年代:18世紀俄國的新…
09西方文明的未來 下卷:美…
10中國伊朗編:中國對古代伊…
張碩、張祿彭
本書立足于服務杭州的公共體育建設,對德國柏林市的公共體育建設展開分析研究…
可購
趙倩
本書立足于對宛梆藝術豐富的田野考察資料進行寫作,從歷時與共時兩個層面,對…
樂黛云,【法】李比雄
《跨文化對話》第48輯共收入特稿2篇,專稿7篇,論稿13篇,遠近隨筆1篇以及學…
王新禧編著;(日)歌川國芳等繪
妖怪文化是日本文化的一個重要符號,滲透在日本人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有…
[法]多米尼克·拉尼
我們生活的世界有盡頭嗎?它的邊緣究竟在何處?自創(chuàng)世之初,奇境之國便縈繞在…
劉玲芳
本書從近代東亞的視點出發(fā),以服飾、發(fā)型為媒介,借助報紙雜志、書籍、照片等…
劉東波
本書為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日語系組織籌備的論文集,以日本語言文學、社會文化…
劉建輝 著,甘慧杰 譯
作為東亞與西方交往的重要窗口,日本的有識之士從明治維新到20世紀20年代,就…
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劉鋒,魏堅,孫危
本書在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大背景下,旨在通過搜集、翻…
劉秀花 高偉毅
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具有活態(tài)性、非物質性和非文體性,它以人為載體,因人而存,隨…
達妮莎 著
本書以非遺的網(wǎng)絡傳播為導向,憑借數(shù)字技術,對其網(wǎng)絡傳播的類型、模式、傳受…
宋俊華
本書包括總報告、分題報告、年度熱點,以及大事記四個部分。一、總報告題為&…
楊衍春
《給教師的建議》由蘇霍姆林斯基所著,是一本教育經(jīng)典書。蘇霍姆林斯基是一位…
梁錫江
什么是德國?是啤酒、足球、制造業(yè),還是嚴謹、哲思、守約定?是康德、歌德、…
[英]加文·布萊爾
《日本禪》以圖文結合的形式從書法、折紙、寺廟、園林、盆栽、花道、房屋、茶…
孫悅凡
文化軟實力是一種文化吸引力、感召力和影響力。本書關注這種力量在國際大都市…
王玉萍
本書在理論與實踐的深度結合上,力爭體現(xiàn)立足現(xiàn)實、多元開放、促進教師教學評…
陳遠明
這是一部用影像記錄非洲的誠意之作,作者歷時25年,7次游歷拍攝,精選277張視…
張梵 著
本書名為《玩香:沉香、棋楠與鼻觀》,說的便是一種心態(tài),就像孔子讀《易經(jīng)》…
孫國平 著
暫缺簡介...
[日]小池昭三
《日本墨繪》是一本實用的墨繪初學指南。日本著名繪畫大師小池昭三在本書中介…
周永明,王曉葵
《遺產(chǎn)》是南方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主辦的學術集刊,旨在從不同的學科…
蔣曉涵
本書通過對國家形象研究的理論進行回顧,探討國家形象的概念及其文化符號傳播…
李延聲 著
畫冊《神工》是畫家李延聲先生為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傳承人所作的畫像集。畫…
王慶福 著
本書是國內從國際傳播視角解讀紀錄片創(chuàng)作的高校教材,內容涵蓋在國際傳播視野…
許暉
尚書郎在朝堂上含的“口香糖”雞舌香,故鄉(xiāng)遠在太平洋中央…
安特生
1929年創(chuàng)刊,由安特生擔任主編,用于紀念瑞典中國委員會成立十周年。貝德士編…
張志雄
去巴黎游完,你是選擇個人游還是跟著旅行團? 多年前,作者通過朋友結識了法…
趙榮
俄羅斯既是當今世界的重要一極,也是我國全面戰(zhàn)略協(xié)作伙伴。本書分為六章,依…
人民日報海外網(wǎng) 編著
本書為人民日報海外版《我在中國當大使》專欄結集。2019年,海外版、海外網(wǎng)策…
伊桑巴德·威爾金森(Isambard Wilkin…
本書記錄了英國駐外記者伊桑巴德·威爾金森2006年至2009年間在巴基…
阿拉伯新娘手中的石榴果,輾轉染紅了武則天的石榴裙;中國的“花中…
李志峰 龐希云
本書以越南漢文小說為主要研究對象,從人類命運共同體視域下對越南漢文小說的…
吳根友
《我們的文明與世界的文明》是“文明對話論叢”系列繼《我…
(法)弗朗索瓦茲·多爾多
本書精選法國精神分析家弗朗索瓦茲•多爾多有關兒童教育的文章。多爾…
主編 徐錦江,執(zhí)行主編 劉春
本書圍繞當前電影產(chǎn)業(yè)多方突圍的策略、路徑與趨勢,邀請多位專家學者,聚焦2…
徐錦江 主編 ;李艷麗 執(zhí)行主編
本書以“文化交流的生命圈:中心與邊緣,交錯、交流與創(chuàng)新&rdq…
[法]夏爾·維克多·達朗貝格
全書用大量的文獻和銘文,對各種與古代文明相關的文物進行了詳細的解釋,涵蓋…
[美]埃里克·韋納(Eric,Weiner) 著,…
作為駐外記者,埃里克·韋納多年來在伊拉克、阿富汗和印度尼西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