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陜北古韻尋蹤
02聽著故事游奉新
03大豐敘事
04西藏語言(全四卷)
05湘學研究(2023年第2輯 總…
06藏語敬語500句
07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湖湘文…
08晉風影韻:山西電影文化研…
09博物館里看文明:圖解北京…
10忍冬信札2024:遇見家鄉(xiāng)的…
田志軍,杲樹 編
大連地處遼東半島南端,西北瀕渤海,東南臨黃海,與山東半島隔海相望,地理位…
可購
暫缺作者
暫缺簡介...
容達賢 著
深圳有著數千年的悠久歷史與文化,《古代深圳》陳列的主要目的是向觀眾傳播文…
楊耀林 編
《深圳改革開放史》以我國改革開放前的新時期為背景,依照深圳30年來的經濟社…
林炳坤,林嵐 著
《大風歌揚》通過劉邦、項羽兩大陣營之間的相互爭斗,描繪秦末風起云涌的群雄…
高樹田,張新斌
《夢華宋都:開封》是一本地方文化的普及讀物。全面介紹了開封的地名由來、建…
薛瑞澤 著
秦漢魏晉南北朝是黃河文化形成和發(fā)展的重要時期,也是黃河文化與胡文化交流、…
李建盛 著
《北京文化60年(1949-2009)》以歷史發(fā)展為基本線索、以區(qū)域性文化為基本內…
王柬,于丹,金開誠 著
臺灣位于我國東南海濱,面積約為三萬六千平方公里,是中國最大的島嶼。臺灣風…
宋軍令,杜鵑 等著
《黃河文化與西風東漸》從宗教、科學技術在黃河流域的傳播、農作物的引進、西…
王文章 主編
對熱貢藝人的生活史的關注,使本書具有了比以往同類研究更高的起點和更獨特的…
范宏貴 著 農學冠,吳盛枝,羅文青 ,容本…
以往的中越文化交流史論,只看重上層文化的交流和對話,很少看到下層的民俗文…
廖延林,周洑生 編著
濃縮銅仁千年時空,梳理黔東人文脈絡;歷烽桃源深處之珍饈,匯集民族文化之菁…
王艷娥 著
海倫·凱勒(1880—1968),19世紀美國盲聾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會…
孫中山(1866—1925),出生于廣東香山。原名孫文。字德明,中國民主革命的先…
林肯(1809—1865),美國總統(1861—1865)。他出身貧寒,小時候隨父親開荒…
汪之成 著
《上海的外國文化地圖》叢書記錄從上海開埠到今,世界各國文化在上海發(fā)生、發(fā)…
馬學強,曹勝梅 著
楊尚勤,石英,王長壽 工
本書宏觀展現了陜西文化發(fā)展的總體態(tài)勢,既簡要全面地勾勒了2009年陜西文化建…
李靜 著
《民族交往心理的跨文化研究》結合作者所進行的田野工作以及相關的理論,論述…
陳祖恩 著
《上海的日本文化地圖》帶你尋訪之后,會讓你覺得,上海,其實離你并不遙遠?!?/p>
闞波 著 四川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編
《最應參與的四川節(jié)慶》共分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民族傳統節(jié)慶”主要介紹康定…
龐鐵堅 著 嶺南文庫編輯委員會 編
嶺南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中特色鮮明、燦爛多彩、充滿生機活力的地域文化,其開…
歐陽友權,禹建湘 著
《長沙文化產業(yè)》通過調查問卷、重點訪談和重點企業(yè)案例分析,深入了解長沙文…
米蓋拉,朱萬曙 主編,《法國漢學》叢書編…
本輯采取以下的組織形式:第一及第二篇文章在某種意義上是起到了總論的作用,…
齊峰,李雪楓 著
1937年-1949年,中國共產黨在山西境內建立了晉察冀、晉綏、太行、太岳四大革…
喻淑珊 編著
塔爾寺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是為紀念我國佛教史上著名宗教改革家宗喀巴而建…
胡紹華 編著
這部面向大學生和區(qū)域文化愛好者的教材,全面評介了三峽文化的生成、內涵、特…
吳之興
本書內容包括:巖寺古風存、詩書畫三絕、贊豐溪八景、系馬唐模溫舊夢、優(yōu)曇之…
吳芬
本書共八部分,內容包括:名優(yōu)特產、林木盆景、特色種養(yǎng)、山野之味、徽州菜肴…
葉國勝
本書從徽州民謠、徽州文學、徽州戲劇、徽州雕刻、新安畫派、徽州篆刻、徽州刻…
龍倮貴 著
彝族原始宗教文化是一種保存比較完整的原始巫術和祀儀的宗教文化,是彝族歷代…
王建華 主編
2008年海峽大禹文化研討會文集共收來自海峽兩岸學者論文35篇。這35篇文章涉及…
胡秀丹,金開誠 著
在中國這個擁有五千年歷史的大家庭中,五十六個民族的兄弟姐妹攜手走過了無數…
李青華,金開誠 著
在美麗的南海北部灣一帶,有一塊“冬季草不枯,非春也開花,季季魚泛鱗,果實…
甘士明 主編
5000年的時空距離,讓我們難以精確還原良渚先民的生產和生活,但借助“猜想”…
周秀琴,陳燮君 著
世博會和博物館的起源都能追溯到人類的遠古。盡管現代博物館的形成早于世博會…
潘海生 主編
該書在紅色旅游與其它旅游產品的結合上有所創(chuàng)新。它把紅與“綠”(自然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