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京華擷英:典籍中的北京
02青山島語 山海之味:青島…
03合肥碑傳裒輯初編
04陜北古韻尋蹤
05策蹇紀程:福建歷史文化田…
06這就是村BA
07侯官文化概論
08湘學研究(2023年第2輯 總…
09石器的印記
10走進李家
丁智才
《閩臺文化發(fā)展藍皮書(2015)》由“總報告”、&ldqu…
可購
劉軍利,趙守印,呂品
黑龍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之一,黑水文明是中華民族古文明的源頭之一。這在史…
駱傳剛,鄭偉,呂品
暫缺簡介...
徐曉霞,馮玉雷 編
《大美金張掖》為一部圖文并茂的散文集,展現(xiàn)了張掖獨特的魅力。其中有對自然…
林秋明 著
《非遺福清》的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項目涉及民族語言、民間文學、民間美術、民間音…
徐曉林等4人
暫缺作者
戴華杰編寫的《當好世遺薪火傳承人(杭州市精品選修課程)》是專門針對世界遺…
毛胤云 著;福清市文化體育和旅游局 編
福清歷史悠久、人文薈萃,中原文化、閩越文化和海洋文化在這片土地上交匯融合…
鄭敬平,賈枚 著
吾邑福清自唐圣歷二年(699)置縣迄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自唐大和四年(83…
林浴生,嚴家梅 著
福清地處東南,襟山帶海,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境內(nèi)群山逶迤,千峰競秀,碧…
吳忠禮 編
《西北開發(fā)與“西北史地學”研究》是構建新“西北學”學科的新嘗試,是一本不…
林華東 著
《閩南文化學術年鑒(2013-2014上 下)》是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化研究中心閩南文…
劉慶柱 王子金
《中國蜀道》是一套全方位、多角度、多學科介紹中國蜀道的大型人文地理學術著…
劉國祥 著
《紅山文化研究(套上下冊)》系統(tǒng)梳理了紅山文化田野考古調查和發(fā)掘材料,對…
梅朵 著
佇立在峻于天的地球之巔,俯瞰高山大川密布、冰河湖泊縱橫的世界秘境——青海…
劉天明,魯忠慧,張廉 編
《2016寧夏文化藍皮書》從總報告、精神文化、文化產(chǎn)業(yè)、區(qū)域篇等各個方面,系…
高永青,蔣亞林,熊月之 編
《揚州鄉(xiāng)土語文讀本》突出揚州的“鄉(xiāng)土”特征,既有時間的脈絡,又有空間的關…
趙正蘭,劉德海 編
《宿遷西楚文化》講述了西楚文化以崇尚武功、敢作敢為、積極進取、厚情重義等…
張建庭,杭州西湖博物館
《西湖學論叢(第7輯)》是關于西湖學研究的專業(yè)性讀本,旨在深入挖掘、揭示…
劉文斌,劉洋 著
哈薩克斯坦的美術在世界美術史上一直處于被忽略的狀態(tài),盡管哈薩克斯坦與中國…
羅漢田 著
本書是百色學院民族文化研究叢書、桂西民族語言文化與譯介研究基地成果之一?!?/p>
曾麗娟,楊興榮,楊洋 等 編
峨山是中國一個彝族自治縣,云南省上個實行民族區(qū)域自治的地方。《峨山》從文…
王稼句 著
《吳中文庫:吳中好風景》為“吳中文庫”叢書之一種。唐人崔融、白居易等均有…
王國中,劉德海 編
無錫是中國近代民族工商業(yè)的重要發(fā)源地,《無錫工商文化》論述了無錫在其發(fā)展…
徐寧,劉德海 編
《南京六朝文化》論述了南京六朝文化形成的來源、形成過程,主要內(nèi)涵,基本特…
邢學亮
《寧波文化百科大講堂講座精粹選編》收入49篇文稿,內(nèi)容包括文學·藝術&…
蔡麗新,劉德海 編
作為書畫藝術載體的蘇州園林,提供了農(nóng)業(yè)文明“生活高典型”的模式,是蘇州天…
楊支軍主編的《太原文化美景》是《太原*有文 化的33處美景》的續(xù)集和姊妹篇,…
姚偉鈞 著
本書分為上中下三編:分別對武漢市主要的一些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項目進行了梳理和…
陳濤,劉德海 編
《淮安漕運文化》重點從運河之都淮安的文化特征、漕運文化的歷史起源、內(nèi)涵以…
夏日新 編
《漢水文化調查》由夏日新主編
漓江出版社
廣西是少數(shù)民族聚居地,也是多種文化生態(tài)村落繁衍生息的家園。《品牌廣西(中…
王志民 著
本書匯集了近年來作者發(fā)表的研究齊魯文化的部分論文,主要圍繞著齊魯文化與中…
張捷
中共都安瑤族自治縣委員會,都安瑤族自治縣…
《都安人都安夢》內(nèi)容包括本色都安、創(chuàng)新都安、記憶都安、美麗都安、風雅都安…
古元章 編
《中國白馬人文化書系 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卷》為中國白馬人文化書系之一。白馬人…
吳文彬,胡永良 著;金興盛 編
嘉興灶頭畫是嘉興民間美術的一種形式,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民間藝人在水…
王敏
《巴扎志 新疆的生活與文化》是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即將推出的《新疆歷史文化叢…
車煉鋼
在編排體例上有所調整與創(chuàng)新:全書主體分為上、下兩編,上編《要聞輯存》,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