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工業(yè)技術輕工業(yè)、手工業(yè)食品安全導論(第2版)

食品安全導論(第2版)

食品安全導論(第2版)

定 價:¥49.00

作 者: 張志健 編
出版社: 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工學 教材 研究生/本科/??平滩?/td>

ISBN: 9787122222916 出版時間: 2015-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309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食品安全導論(第2版)》從食品、質量、安全、管理等基本概念入手,在系統(tǒng)介紹食品生產、加工、貯藏、銷售、食品添加劑、食品包裝、農(獸)藥、監(jiān)督管理等基本知識的基礎上,重點介紹了食品質量與安全問題及影響因素,食品質量與安全分析、評價與控制,食品質量與安全監(jiān)督和事件管理,食品質量與安全信息及應用以及教育培訓等內容。為了方便讀者學習,每章前有內容提要、教學目的和要求、重要概念與名詞及思考題。
  《食品安全導論(第2版)》可作為食品質量與安全、食品科學與工程及其他有關食品專業(yè)的教材使用,也可作為食品生產經營者、食品監(jiān)督管理人員培訓或自學,以及食品質量與安全知識普及教育的參考書。

作者簡介

張志健,陜西理工學院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食品學科負責人/教授,  本人在1990~2004年期間,一直從事食品科學與工程(原名為食品工藝)專業(yè)教學與科研工作,從2003年起開始主持我院食品質量與安全申報和建設工作,目前主要承擔本專業(yè)“食品安全導論”、“食品工程原理”、“食品質量與安全控制”等課程的教學任務。一直從事食品資料開發(fā)研究工作,如無鉛皮蛋加工技術、保鮮藕片加工技術(橫向課題)、黑米資源開發(fā)研究(包括黑米片加工技術、黑米飲料加工技術、黑米色素提取與應用,陜西省科技廳項目)、橡子資源開發(fā)利用(包括橡子淀粉新型加工技術、橡子殼色素提取技術、橡子加工中單寧回收技術等,陜西省教育廳項目),主持我?!笆称焚|量與安全專業(yè)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研究”和“食品安全導論教學內容研究”兩項教改項目。

圖書目錄

1 食品質量與安全基礎
1.1 食品
1.1.1 人類的基本需要與營養(yǎng)
1.1.2 食品的概念
1.1.3 食品的基本功能與要求
1.1.4 食品的分類
1.1.5 食品的發(fā)展概述
1.2 食品質量
1.2.1 質量的概念
1.2.2 質量的基本特征
1.2.3 質量特性
1.2.4 質量的表現(xiàn)形式及其特性
1.2.5 產品質量的形成規(guī)律
1.3 食品安全
1.3.1 食品安全的概念
1.3.2 食品安全與食品質量的關系
1.3.3 食品安全的特性
1.3.4 食源性疾病
1.4 安全食品
1.4.1 安全食品的生產背景
1.4.2 安全食品的概念
1.4.3 安全食品的種類
1.4.4 安全食品與食品安全的關系
1.5 食品安全學概述
1.5.1 食品安全學的研究對象與性質
1.5.2 食品安全學的任務與研究內容
1.5.3 食品安全學與其他學科的關系
1.5.4 食品安全學的產生與發(fā)展

2 食品質量與安全問題分析
2.1 食品質量與安全概況
2.1.1 國際食品質量與安全問題的歷史變革
2.1.2 我國食品質量與安全概況
2.2 現(xiàn)代食品安全問題的特點及產生的原因
2.2.1 現(xiàn)代食品安全問題的特點
2.2.2 現(xiàn)代不安全食品的表現(xiàn)形式
2.2.3 我國食品安全問題產生的原因
2.3 影響食品質量與安全的因素
2.3.1 食品污染
2.3.2 影響食品安全的生物性因素
2.3.3 影響食品安全的化學性因素
2.3.4 影響食品安全的物理性因素
2.3.5 現(xiàn)代生物技術對食品安全的影響

3 食物鏈及其與食品安全的關系
3.1 食品生產及其與食品安全的關系
3.1.1 農業(yè)生產概述
3.1.2 農藥及其對食品安全的影響
3.1.3 獸藥對食品安全的影響
3.1.4 化肥、農膜和飼料投入對食品安全的影響
3.2 食品加工及其與食品安全的關系
3.2.1 食品加工的概念、目的和方法
3.2.2 食品生產經營的基本條件及其要求
3.2.3 食品加工過程中質量與安全問題產生的原因
3.2.4 食品加工過程中有害物質的產生
3.3 食品流通及其與食品安全的關系
3.3.1 食品流通概述
3.3.2 食品在流通過程中的質量變化
3.3.3 食品在流通過程中的安全性
3.3.4 食品流通過程中質量與安全問題產生的原因
3.4 餐飲服務及其與食品安全的關系
3.4.1 餐飲服務概述
3.4.2 我國餐飲食品安全狀態(tài)分析
3.4.3 餐飲食品質量與安全問題產生的原因
3.5 食品添加劑及其與食品安全的關系
3.5.1 食品添加劑的概念與分類
3.5.2 食品添加劑的使用原則
3.5.3 食品添加劑的安全性
3.5.4 與食品添加劑有關的食品安全問題
3.6 食品包裝及其與食品安全的關系
3.6.1 食品包裝概述
3.6.2 食品包裝安全問題的分析
3.6.3 食品標簽及其與食品安全的關系
3.7 食品相關產品與食品安全的關系

4 食品質量與安全管理
4.1 食品質量與安全管理的概述
4.1.1 食品質量與安全管理基礎
4.1.2 食品質量與安全監(jiān)督基礎
4.1.3 食品質量與安全監(jiān)督管理的特性
4.1.4 食品質量與安全監(jiān)督管理的意義
4.1.5 我國食品質量與安全監(jiān)督管理現(xiàn)狀
4.2 食品質量與安全政府管理
4.2.1 國家食品質量與安全管理體系
4.2.2 國家食品質量與安全管理體制的類型
4.2.3 我國食品質量與安全監(jiān)管體制的改革歷程
4.2.4 我國食品質量與安全國家監(jiān)管機構及其職責
4.2.5 我國食品質量與安全地方監(jiān)管體制改革與職責
4.3 食品質量與安全企業(yè)管理
4.3.1 食品企業(yè)管理概述
4.3.2 食用農產品質量與安全管理
4.3.3 加工食品質量與安全管理
4.3.4 餐飲服務食品質量與安全管理
4.3.5 流通環(huán)節(jié)食品質量與安全管理
4.4 食品質量與安全社會監(jiān)督
4.4.1 食品質量與安全社會監(jiān)督的權利、義務和意義
4.4.2 強化食品質量與安全社會監(jiān)督的措施
4.5 新時期我國食品質量與安全管理的目標和任務
4.5.1 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指導思想、總體要求和工作目標
4.5.2 進一步健全食品安全監(jiān)管體系
4.5.3 加大食品安全監(jiān)管力度
4.5.4 落實食品生產經營單位的主體責任
4.5.5 加強食品安全監(jiān)管能力和技術支撐體系建設
4.5.6 完善相關保障措施
4.5.7 動員全社會廣泛參與
4.5.8 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組織領導

5 食品質量與安全監(jiān)督管理的依據(jù)
5.1 食品法
5.1.1 法的概念、作用與體系
5.1.2 我國食品法律體系的構成
5.1.3 我國食品法律體系的發(fā)展
5.2 食品標準
5.2.1 食品標準概述
5.2.2 國際食品標準化概況
5.2.3 我國食品標準體系
5.2.4 我國食品標準的制定
5.2.5 我國食品標準現(xiàn)狀與發(fā)展
5.3 食品質量與安全管理規(guī)范
5.3.1 良好農業(yè)規(guī)范
5.3.2 良好操作規(guī)范
5.3.3 衛(wèi)生標準操作程序
5.3.4 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
5.3.5 食品安全管理體系

6 食品質量與安全分析評價
6.1 食品質量與安全檢驗
6.1.1 食品檢驗概述
6.1.2 食品檢驗的分類
6.1.3 我國食品檢驗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
6.2 食品風險分析
6.2.1 食品風險分析概述
6.2.2 食品風險評估
6.2.3 食品安全性毒理學評價概述
6.2.4 食品風險管理
6.2.5 食品風險信息交流
6.2.6 我國食品風險分析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
6.3 食品合格評定
6.3.1 合格評定概述
6.3.2 認證
6.3.3 認可
6.3.4 認證認可的歷史與發(fā)展
6.3.5 我國食品認證體系

7 食品質量與安全控制
7.1 食品質量與安全控制概述
7.1.1 食品質量與安全控制的概念
7.1.2 食品質量與安全控制的分類
7.1.3 我國食品質量與安全控制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
7.2 食品質量與安全控制管理措施
7.3 食品化學污染控制技術
7.3.1 食品農藥殘留控制技術
7.3.2 食品獸藥殘留控制技術
7.3.3 食品其他化學污染控制技術
7.4 食品微生物污染控制技術
7.4.1 微生物污染食品的預防措施
7.4.2 食品微生物生長繁殖的控制技術
7.4.3 食品殺菌技術

8 食品質量與安全信息及應用
8.1 信息概述
8.1.1 信息的基本概念
8.1.2 信息系統(tǒng)的構成與設計原則
8.2 食品質量與安全信息
8.2.1 食品質量與安全信息的作用與要求
8.2.2 食品質量與安全信息源及內容
8.2.3 食品質量與安全信息管理
8.3 食品質量與安全信息體系
8.3.1 我國食品質量與安全信息體系的現(xiàn)狀
8.3.2 我國食品質量與安全信息體系存在的問題
8.3.3 我國食品質量與安全信息體系的構建
8.4 食品追溯
8.4.1 食品追溯概念與技術
8.4.2 食品追溯系統(tǒng)的建設
8.5 食品安全預警
8.5.1 食品安全預警概述
8.5.2 食品安全預警系統(tǒng)
8.5.3 食品安全預警指標體系

9 食品安全事件管理
9.1 食品安全事件概述
9.1.1 食品安全事件的概念
9.1.2 食品安全事件的類型
9.2 食品安全事件的認定與處置
9.2.1 食品安全事件的認定
9.2.2 食品安全事件流行病學調查
9.2.3 食品安全事件的處置
9.3 食品安全事件應急
9.3.1 國外公共安全應急概況
9.3.2 我國食品安全事故應急
9.4 食品召回
9.4.1 食品召回概述
9.4.2 發(fā)達國家的食品召回制度概況
9.4.3 我國食品召回制度
9.5 食品安全事件法律責任
9.5.1 食品安全事件法律責任的概念與特點
9.5.2 食品安全事件責任構成要件
9.5.3 食品安全事件責任的形式
9.5.4 食品安全事件責任的法律適用

10 食品質量與安全教育
10.1 我國食品質量與安全教育的發(fā)展與體系
10.2 食品質量與安全宣傳教育
10.2.1 實施食品安全宣傳教育的必要性和意義
10.2.2 食品安全宣傳教育的指導思想和目標
10.2.3 食品質量與安全職業(yè)培訓教育
10.2.4 食品質量與安全消費宣傳教育
10.2.5 食品安全宣傳教育的工作原則、實施方式和組織保障
10.2.6 公眾食品安全教育的模式
10.3 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yè)教育
10.3.1 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的必要性和特點
10.3.2 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yè)本科教育規(guī)范

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