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社會科學語言文字江門市海上絲綢之路方言與文化調查研究

江門市海上絲綢之路方言與文化調查研究

江門市海上絲綢之路方言與文化調查研究

定 價:¥98.00

作 者: 黃偉亮 著,江門市檔案局,江門市檔案館,江門市人民政府地方志辦公室 編
出版社: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19258672 出版時間: 2020-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20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為更好地從方言方面探析江門市海上絲綢之路歷史文化,本調查研究將在四方面進行探析:一,深挖江門市海上絲綢之路方言文化。從唐宋時期中國外銷瓷的生產(chǎn)基地官沖窯,到傳統(tǒng)西洋航路上的重要航標烏豬山;從明清時期東南亞地區(qū)人貢夷船規(guī)定停泊的指定澳口,到守護海上絲綢之路安全的廣海衛(wèi)所營寨;從葡萄牙人早期對華貿(mào)易的據(jù)點上下川島,到天主教“東方傳教者”方濟各·沙勿略的長眠之地;從世界記憶遺產(chǎn)五邑銀信,到近代華僑文化建筑群,江門市海上絲綢之路文化的歷史明證不勝枚舉。江門市在我國海上絲綢之路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并呈現(xiàn)出獨特鮮明的絲路文化特點。商品的貿(mào)易往來、語言的交互融通與滲透、歲月的滋養(yǎng),成就了獨特的方言文化。可以說,方言文化是海上絲綢之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二,建立江門市海上絲綢之路方言文化檔案。盡管七八十年前趙元任老先生對臺山方言進行調查,建立了臺山方言檔案,但該調查對象僅為臺城方言。2008年暨南大學甘于恩教授對四邑方言進行了調查,建立了四邑語言檔案,但調查點甚少,且未對江門市海上絲綢之路方言點進行調查。本研究以江門市海上絲綢之路為對象,運用GIS軟件技術手段,對特征不一、形態(tài)各異的方言進行全面的調查,建立完善的語言檔案庫,并運用歷史語言學、比較語言學的理論,探討江門市海上絲綢之路語言文化。三,探究江門市海上絲綢之路方言文化的具體表現(xiàn)。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方言是地方文化的載體。隨著經(jīng)貿(mào)的往來,江門市海上絲綢之路的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產(chǎn)生交匯,家國關系、文化認同、宗教傳播、民俗信仰等相互碰撞,互為吸收,形成富有特色的海上絲綢之路語言文化,如拐杖,海宴和廣海話“柿突”(音),新會官沖話“姑手督”(音),顯然受到了西洋文化影響。第四,搶救并傳承江門市海上絲綢之路方言與文化。方言文化是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近年來,社會各界對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越來越重視,但由于保護措施和力度非常有限,導致一些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瀕臨失傳。針對這種現(xiàn)象,近年,全國大會代表呼吁,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的傳承應面向社會,從娃娃抓起,將優(yōu)秀的非文化物質遺產(chǎn)項目納入中小學的基礎教育體系中,讓孩子從小就接受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的熏陶。語言的消亡在一定意義上是文化的消亡。本研究將運用數(shù)字化技術手段留下鄉(xiāng)音,記住鄉(xiāng)愁,傳承江門市海上絲綢之路方言與文化。本研究非方言文字學專論,也非歷史遺跡考證,而是以方言文化為切人點,探討江門市海上絲綢之路歷史文化。《江門市海上絲綢之路方言與文化調查研究》沒有完整的知識系統(tǒng),只是將若干份調查報告結集成書而已。

作者簡介

暫缺《江門市海上絲綢之路方言與文化調查研究》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江門市海上絲綢之路方言與文化鉤沉
江門市海上對外貿(mào)易語言文化研究
天主教對臺山上川島語言與文化的影響
——以上川島新地村為例
廣東四邑華僑“口供紙”方言的綜合考察
語言文化視野下的五邑銀信解讀
江門市地名的文化內(nèi)涵探略
江門市逐漸消失的量詞及文化意義
——以華僑“口供紙”的量詞為例
江門市民謠的語言與文化信息探略
江門市海上絲綢之路特色方言詞語的語法意義
江門市夫妻稱謂語調查研究
《梁啟超家書》方言詞選考
新會陳皮文化的核心價值研究
——從一首新會民謠說起
廣東新會魚燈歷史文化探微
——由兩首童謠說起
附錄一
附錄二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