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李開先生序
自序
凡例
引論 1
第一節(jié) 重建西方歷史比較語言學史 1
第二節(jié) 歷史比較語言學史的史實觀 2
第三節(jié) 早期歷史比較語言學研究沿革 4
第一章外國史家有關早期語言歷史比較的零散論述 23
第一節(jié) 湯姆遜《十九世紀末以前的語言學史》 24
第二節(jié) 裴特生《十九世紀的語言科學:方法和結果》 34
第三節(jié) 邵爾《從文藝復興時期到十九世紀末的語言學說史梗概》 45
第四節(jié) 康德拉紹夫《語言學說史》 50
第五節(jié) 羅賓斯《語言學簡史》 56
第六節(jié) 艾?;舳鳌冬F(xiàn)代語言學史》 67
第七節(jié) 本費《德國語言學史》 72
第二章 中國史家有關早期語言歷史比較的零散論述 87
第一節(jié) 林柷敔《語言學史》 88
第二節(jié) 岑麒祥《語言學史概要》 97
第三節(jié) 馮志偉《現(xiàn)代語言學流派》 105
第四節(jié) 徐志民《歐美語言學簡史》 107
第五節(jié) 劉潤清《西方語言學流派》 113
第六節(jié) 姚小平《西方語言學史》 118
第七節(jié) 劉國輝《歷史比較語言學概論》 124
第三章 十八世紀末之前比較語言學史的盲區(qū) 135
第一節(jié) 歷史比較語言學史關鍵點對照匯總 135
第二節(jié) 歷史比較語言學史上的大盲區(qū) 138
第三節(jié) 歐洲學者先后提出的語系假說 140
第四節(jié) 歷史比較語言學的產生條件 147
第五節(jié) 英國、德國、法國等國梵文學者的師承關系 153
第四章 外國學者關于早期比較語言學史的探索 155
第一節(jié) 彭梵得論歐洲語言親屬關系的早期研究 155
第二節(jié) 費爾曼定位的“第一位歷史語言學家” 164
第三節(jié) 梅特卡夫的專題研究及文集 169
第四節(jié) 迪瓦科斯對比較語言學史的貢獻 175
第五節(jié) 穆勒論基本詞匯概念的歷史 176
第六節(jié) 哈爾論艾利奇曼醞釀的和諧考古學 178
第七節(jié) 坎貝爾的比較語言學史研究 183
第八節(jié) 維基百科中的伯克斯洪詞條 192
第九節(jié) 新探索的回溯與拓展 203
第五章 荷蘭學派的集大成者伯克斯洪 205
第一節(jié) 群星璀璨的荷蘭學派 206
第二節(jié) 伯克斯洪的生平與學術 214
第三節(jié) 潛心于“斯基泰考察” 224
第四節(jié) 伯克斯洪的歷史比較語言學論著 233
第六章 歷史比較語言學史上的里程碑 242
第一節(jié) 歷史比較語言學的本體論和方法論 242
第二節(jié) 斯基泰假說的考古文化旁證 254
第三節(jié) 斯基泰理論的傳播和發(fā)展 258
第四節(jié) 19世紀比較語法與荷蘭學派遺產 269
第七章 瓊斯種族-語言關系講辭考析 274
第一節(jié) 著名東方學家威廉 瓊斯 274
第二節(jié) 瓊斯11次周年演講述評 275
第三節(jié) 瓊斯“親密-同源”講辭剖析 317
第四節(jié) 瓊斯種族-語言關系講辭總評 324
第五節(jié) 瓊斯種族-語言關系研究方法批判 331
第八章 終結語言學史上的瓊斯神話 339
第一節(jié) 瓊斯對斯基泰理論的看法 339
第二節(jié) 瓊斯與前輩蒙博多的通信 342
第三節(jié) 瓊斯神話的形成 348
第四節(jié) 瓊斯神話的終結 357
余論 362
參考文獻 367
人名漢譯表 391
《歷史比較語言學論著資料譯注》目錄 407
后記 409
圖目錄
圖0-1 歷史比較語言學史的兩種描述方式 3
圖1-1 歷史比較語言學天空中的燦爛群星 81
圖5-1 斯庫爾滕的東方方言譜系樹 213
圖6-1 歷史比較語言學理論構成圖示 242
圖6-2 詞語比較清單 246
圖6-3 黑樸的論文附表 261
圖7-1 瓊斯的種族-語言譜系圖示 316
圖1 蒙博多的一般進化模式及其影響 413
表目錄
表0-1 西方歷史比較語言學研究沿革:1122—1822 5
表1-1 18世紀末之前語系(語族)假說清單 44
表1-2 歷史比較語言學史關鍵點五家(外國學者)對照 83
表2-1 歷史比較語言學史關鍵點五家(中國學者)對照 131
表3-1 歷史比較語言學史關鍵點十家(中外學者)對照 135
表3-2 歷史比較語言學產生條件對照 150
表5-1 波斯語和荷蘭語詞匯相似舉例 230
表7-1 瓊斯周年演講語言關系講辭辨析 325
表7-2 瓊斯周年演講語言關系正誤統(tǒng)計 330
表7-3 瓊斯之前斯基泰/印歐語系假說對照 335
表7-4 瓊斯演講所引學者及其論著 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