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
一、偶讀與序志1
二、總術與恒數5
三、神思上知虛靜10
四、神思下守博一15
五、體性與凝真.21
六、風骨與遒峻.27
七、通變與因革.33
八、定勢與騁節(jié).39
九、情采與核心觀點45
十、熔裁與表意詳略51
十一、物色與調研報告..56
十二、聲律與講話稿64
十三、章句與結構邏輯..69
十四、麗辭上與“四對”.76
十五、麗辭下與“四相”.81
十六、事類與公文引用..86
十七、比夸隱三篇與形意兼修..94
十八、練字與指瑕.100
十九、附會.107
二十、養(yǎng)氣.114
自寫自評一:《發(fā)展西部地區(qū)經濟應重點解決的問題》..120
自寫自評二: 《學白衣戰(zhàn)士抗“非典”,做好掛職各項工作》.129
自寫自評三: 《第七期青年干部培訓班工作總結》(節(jié)選)138
自寫自評四:《鄉(xiāng)級財政路在何方》152
自寫自評五:在紀念抗日戰(zhàn)爭勝利六十周年上的發(fā)言160
后 記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