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在充分掌握原始材料的基礎上,對“直譯”和“意譯”這組概念進行了追根溯源式的考察,勾勒出這兩個關鍵性的翻譯術語及其所對應的翻譯方法在產生和流傳過程中的軌跡。第一至三章以佛教思想與漢文化的沖突與融合為背景,研究中國古代佛經翻譯理論中與“直譯”和“意譯”相當?shù)膬山M翻譯方法——“敵對翻”和“取意譯”、“正翻”和“義翻”;又以格義佛學的興衰為線索,解釋注經家對上述方法的褒貶取舍。第四章考察日本的蘭學醫(yī)者如何在中西醫(yī)學思想的博弈中,充分吸收中國古代的佛經漢譯理論并加以改造,提出“直譯”和“義譯”兩種翻譯方法,后來逐漸發(fā)展成為現(xiàn)代意義上的“直譯”和“意譯”。第五章則檢視“直譯”和“意譯”這組術語在清末民初輸入漢語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