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D.羅伯特·拉德,20世紀60年代在美國布朗大學語言學專業(yè)讀本科,1978年在美國康奈爾大學獲得博士學位,而后在北美和歐洲從事博士后研究。1985年前往英國愛丁堡大學工作,2010年在國際實驗室音系學會成立大會上當選為該學會的首任會長,2011年退休,2015年入選英國科學院院士,2016年成為歐洲科學院院士。在語調、聲調以及語言相關領域(如與音樂的關系)中成就突出,在20世紀90年代實驗室音系學的形成與發(fā)展中起核心代領作用。馬秋武,北京語言大學教授、博導,北京師范大學博士。主要研究領域為音系學、語音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專著《優(yōu)選論與漢語普通話的音節(jié)組構》《優(yōu)選論》《西方音系學理論與流派》《什么是音系學》等,出版譯著《社會語言學》《拼湊的裁縫》《學做優(yōu)選論》《詞庫音系學中的聲調》《音系與句法:語音與結構的關系》等。王平,2000年獲大連外國語大學學士學位,2005年獲碩士學位,2014年被評聘為大連工業(yè)大學副教授。2019年考入復旦大學,攻讀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博士學位,現博士在讀。主要研究方向為音系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