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jié) 研究目的與背景001
第二節(jié) 先行研究及課題002
一 時體002
二 存在型時體012
三 先行研究的研究課題017
第三節(jié) 本書的構成019
第二章 理論框架及研究方法023
第一節(jié) 本書的理論框架:時體系統(tǒng)與動詞分類025
一 時體系統(tǒng)025
二 動詞分類028
第二節(jié) 研究方法034
一 本書所采用的研究方法034
二 本書所使用的研究語料035
第三章 日語及漢語的進行體037
第一節(jié) 進行體的分類:事態(tài)進行體與期間進行體037
第二節(jié) 日語及漢語的進行體040
一 時體標記及分布位置040
二 與動詞的連用情況048
第三節(jié) 進行體問題的相關討論081
一 事態(tài)性及期間性081
二 漢語普通話的進行體標記084
三 漢語粵方言的進行體標記090
四 日語、漢語普通話、粵方言中進行體標記的事態(tài)性與期間性092
第四節(jié) “主體動作非過程性動詞”的相關表達:“進行體”抑或“反復體”094
第四章 日語及漢語的反復體096
第一節(jié) 反復體的特征及分類096
一 反復體的特征096
二 反復體的分類099
第二節(jié) 日語及漢語的反復體101
一 時體標記及分布位置101
二 與動詞的連用情況111
三 與詞匯手段的結合程度126
四 反復體的類型130
第三節(jié) 反復體問題的相關討論132
一 反復體與持續(xù)性各階段的內在關聯133
二 反復體與進行體的關聯135
第五章 日語及漢語的結果體138
第一節(jié) 結果體的特征138
第二節(jié) 日語及漢語的結果體141
一 時體標記及分布位置141
二 與動詞的連用情況144
第三節(jié) 結果體問題的相關討論157
一 結果體的范圍157
二 對于變化的觀察視角159
三 從觀察視角差異看變化動詞的分類:“R型動詞”與“非R型動詞”163
第六章 日語及漢語的達成體169
第一節(jié) 達成體的特征及分類169
一 達成體的特征169
二 基于效力差異的兩種達成體類別172
第二節(jié) 日語及漢語的達成體179
一 時體標記及分布位置179
二 與動詞的連用情況182
第三節(jié) 達成體問題的相關討論196
一 達成體與動作/事件的界限點196
二 從“R型動詞”與“非R型動詞”看日語及漢語的達成體197
三 達成體與結果體197
第七章 日語及漢語中的存在動詞語法化問題199
第一節(jié) 語法化199
第二節(jié) 語法化路徑201
一 日語存在動詞的語法化路徑201
二 普通話存在動詞語法化路徑213
三 粵方言存在動詞語法化路徑219
四 不同的語法化路徑223
第三節(jié) 語法化的不同階段224
第四節(jié) 日語及漢語存在型時體標記的語法化程度差227
第八章 結語231
第一節(jié) 總結231
第二節(jié) 后續(xù)研究課題234
一 對“シテイル”相關時體問題的深入探討234
二 對漢語普通話與方言時體問題的深入研究235
三 面向日本漢語學習者的漢語時體教育問題235
第三節(jié) 寫在最后241
參考文獻242
語料來源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