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學與現(xiàn)代文明》叢書之一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明清白話文獻與吳語語法專題比較研究”(18BYY047))研究成果。明清白話文獻與現(xiàn)代吳語的語法研究各自都取得了豐碩成果,但把兩者結合起來的研究成果則相對薄弱。本書稿主要研究吳語語法的歷時演變,細致考察明清白話小說、戲曲的語法現(xiàn)象,充分利用傳教士文獻、契約文書等,并與其他方言、南方民族語言、海外華人社區(qū)方言等進行共時比較。與同類成果相比,本書稿有如下幾點特點:(1)理論色彩濃厚:如類型學、語法化、認知語言學、接觸語言學等理論。(2)糾正了一些錯誤認識:對瑞典著名漢學家高本漢認為“為因”等明代白話小說中使用的詞語在《紅樓夢》中已消失,進行了更正補充。(3)充分挖掘新事實:比如明清白話文獻的一些擬聲詞,但音未明,本書進行了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