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麟征,字圣生,海鹽人。天啟二年(1622)進士。初任建昌府推官,曾捉拿過狡猾的土豪,緝捕大盜,政治才干逐漸出了名。后來為父親守喪回家去了。除喪服后補興化府推官,為政廉潔、公正,僚屬沒人敢因為私事來求他。
崇禎五年(1632),麟征升為吏科給事中,他上書請停止派出宦官,說“:古時候使用內(nèi)臣都召來禍亂,現(xiàn)在卻任用內(nèi)臣來謀求太平。君主跟臣下就像父親跟兒子一樣,沒有人肯相信仆人,不相信兒子,還想把家治好?!庇终f:“安民的根本在于守令??な亓疂崳h令就不敢貪贓。郡守仁慈,縣令就不敢酷虐??な鼐?,縣令就不敢含糊。應該仿照宣宗任用況鐘的舊例,認真加以選擇,委任后就以禮派送,用璽書加強他的職權(quán),讓他便宜行事,并長久任職。有關(guān)民生疾苦、吏治好壞方面的情況,讓他們直接講給天子?!碑敃r朝廷沒能這樣實行。麟征在諫議官員中間,正直敢言的名氣很響。不久他請假回家安葬父親,離開朝廷以后,又給言官們送了一份公開告示說“:自從言官越來越被朝廷輕視以后,朝堂上人們往往把大家的話反過來采用。壞人瞧中了皇上這一點,就明白地對君父講,把別人都看作朋黨,自稱受到了孤立,就這樣他們對下敢對抗公眾輿論,對上卻能從皇上那里撈到權(quán)力。各位先生應當去掉沾沾自喜的心理,不要落在壞人的圈套中,讓清流人物的災難發(fā)生在這個主上英明的時代。”
過了好久,麟征回到朝中,上書彈劾吏部尚書田唯嘉貪贓受賄,唯嘉被罷免掉了。麟征又被任命為刑科給事中,中間為繼母守喪回家去了。除服以后,他起復為吏科都給事中。當時賄賂公行,吏部選官所規(guī)定的資格都作廢了。麟征上書說“:用年限來平均任官固然是銓選的弊端,但不這樣就沒辦法來對待中等人才?,F(xiàn)在百官升轉(zhuǎn)如流,不按照資格來,乖巧的人可以馬上飛黃騰達,笨拙的人也想后來居上,打開了官員們奔走鉆營的門路,很不利于軍國大事。”莊烈帝深以為然。
十七年(1644)春,麟征被推舉當了太常少卿。不久,賊兵逼近京師,麟征奉命前往守護西直門。西直門正對著賊兵的要沖,賊兵假扮成勤王部隊要求進城,宦官想放他們進來,麟征不同意。他用泥土、石頭把西直門塞得堅固無比,然后召募死士,把他們從城墻上吊下去襲擊賊兵,斬獲了不少賊兵。賊兵攻得更緊了,麟征跑到朝堂上,想見莊烈帝講什么事情,走到午門時,魏德藻拉著他的手說“:國家像皇天一樣的福氣,一定不會有什么禍事的。一天半天軍隊、糧餉都會來了,你這個先生干嘛慌慌張張呢?”把他拉了出來。麟征就這樣回到了西直門。第二天,城被打下了。麟征想回官邸,已被賊兵占著了,于是他走進路旁的一座祠廟里,寫信跟家人永別,說“:祖宗打下的二百七十多年的江山,一夜之間成了這樣,即使天子自己悔恨了,小百姓身家絕滅的災殃已經(jīng)無法避免了。我身為一名諫議大臣,對朝廷的事務無所匡救,依法應當剝?nèi)ヅ蹘?。我入殮時穿青衫,戴角巾,用被單蓋著我,用這來表示我的哀痛吧!”然后解下帶子上吊了。家人趕到把他救了過來,圍一圈人流著淚請求說:“等祝孝廉來后你們分別一下,行嗎?”麟征同意了。祝孝廉名叫祝淵,是那個曾經(jīng)為營救劉宗周下過獄又跟麟征相好的朋友。第二天,祝淵來了。麟征慷慨地說“:回憶當年考中進士時我夢見過隱士劉宗周吟詠文信國的《零丁洋詩》,現(xiàn)在山河破碎了,我不死又能怎樣呢?”酌酒跟祝淵告別后,麟征就上吊死了,祝淵看到他入殮后才走。明朝追贈麟征為兵部右侍郎,謚忠節(jié)。我們清朝給他賜謚為“貞肅”。
當賊兵打下山西后,薊遼總督王永吉奏請撤回寧遠吳三桂的兵力來守衛(wèi)關(guān)門,選派士卒西上阻擋賊兵,這樣假使京師有戰(zhàn)警,一天半天就可以趕來增援,莊烈帝把他的意見交下來討論,麟征認為永吉說得對。輔臣陳演、魏德藻不同意,說“:無緣無故拋棄兩百里領(lǐng)土,我們不能承擔這個責任。”又援引漢代拋棄涼州的故事當證據(jù)。麟征為這事又寫了一篇幾百字的奏議,六科官員都不肯署名,他一個人上書主張,莊烈帝沒有覺悟過來。等后來戰(zhàn)火臨近,烽煙飄到皇宮里來時,莊烈帝才后悔沒聽麟征的話,把圣旨傳下給了永吉。永吉飛馬奔出山海關(guān),搬來寧遠五十萬兵馬,每天行軍幾十里趕過來。十六日大軍到達山海關(guān),二十日開到豐潤,可是京師已經(jīng)淪陷了。京城被打下后,八座城門一齊打開了,只有西直門堵得嚴嚴實實無法打開。到五月七日,賊寇召集民工挖掘以后才打開。
崇禎五年(1632),麟征升為吏科給事中,他上書請停止派出宦官,說“:古時候使用內(nèi)臣都召來禍亂,現(xiàn)在卻任用內(nèi)臣來謀求太平。君主跟臣下就像父親跟兒子一樣,沒有人肯相信仆人,不相信兒子,還想把家治好?!庇终f:“安民的根本在于守令??な亓疂崳h令就不敢貪贓。郡守仁慈,縣令就不敢酷虐??な鼐?,縣令就不敢含糊。應該仿照宣宗任用況鐘的舊例,認真加以選擇,委任后就以禮派送,用璽書加強他的職權(quán),讓他便宜行事,并長久任職。有關(guān)民生疾苦、吏治好壞方面的情況,讓他們直接講給天子?!碑敃r朝廷沒能這樣實行。麟征在諫議官員中間,正直敢言的名氣很響。不久他請假回家安葬父親,離開朝廷以后,又給言官們送了一份公開告示說“:自從言官越來越被朝廷輕視以后,朝堂上人們往往把大家的話反過來采用。壞人瞧中了皇上這一點,就明白地對君父講,把別人都看作朋黨,自稱受到了孤立,就這樣他們對下敢對抗公眾輿論,對上卻能從皇上那里撈到權(quán)力。各位先生應當去掉沾沾自喜的心理,不要落在壞人的圈套中,讓清流人物的災難發(fā)生在這個主上英明的時代。”
過了好久,麟征回到朝中,上書彈劾吏部尚書田唯嘉貪贓受賄,唯嘉被罷免掉了。麟征又被任命為刑科給事中,中間為繼母守喪回家去了。除服以后,他起復為吏科都給事中。當時賄賂公行,吏部選官所規(guī)定的資格都作廢了。麟征上書說“:用年限來平均任官固然是銓選的弊端,但不這樣就沒辦法來對待中等人才?,F(xiàn)在百官升轉(zhuǎn)如流,不按照資格來,乖巧的人可以馬上飛黃騰達,笨拙的人也想后來居上,打開了官員們奔走鉆營的門路,很不利于軍國大事。”莊烈帝深以為然。
十七年(1644)春,麟征被推舉當了太常少卿。不久,賊兵逼近京師,麟征奉命前往守護西直門。西直門正對著賊兵的要沖,賊兵假扮成勤王部隊要求進城,宦官想放他們進來,麟征不同意。他用泥土、石頭把西直門塞得堅固無比,然后召募死士,把他們從城墻上吊下去襲擊賊兵,斬獲了不少賊兵。賊兵攻得更緊了,麟征跑到朝堂上,想見莊烈帝講什么事情,走到午門時,魏德藻拉著他的手說“:國家像皇天一樣的福氣,一定不會有什么禍事的。一天半天軍隊、糧餉都會來了,你這個先生干嘛慌慌張張呢?”把他拉了出來。麟征就這樣回到了西直門。第二天,城被打下了。麟征想回官邸,已被賊兵占著了,于是他走進路旁的一座祠廟里,寫信跟家人永別,說“:祖宗打下的二百七十多年的江山,一夜之間成了這樣,即使天子自己悔恨了,小百姓身家絕滅的災殃已經(jīng)無法避免了。我身為一名諫議大臣,對朝廷的事務無所匡救,依法應當剝?nèi)ヅ蹘?。我入殮時穿青衫,戴角巾,用被單蓋著我,用這來表示我的哀痛吧!”然后解下帶子上吊了。家人趕到把他救了過來,圍一圈人流著淚請求說:“等祝孝廉來后你們分別一下,行嗎?”麟征同意了。祝孝廉名叫祝淵,是那個曾經(jīng)為營救劉宗周下過獄又跟麟征相好的朋友。第二天,祝淵來了。麟征慷慨地說“:回憶當年考中進士時我夢見過隱士劉宗周吟詠文信國的《零丁洋詩》,現(xiàn)在山河破碎了,我不死又能怎樣呢?”酌酒跟祝淵告別后,麟征就上吊死了,祝淵看到他入殮后才走。明朝追贈麟征為兵部右侍郎,謚忠節(jié)。我們清朝給他賜謚為“貞肅”。
當賊兵打下山西后,薊遼總督王永吉奏請撤回寧遠吳三桂的兵力來守衛(wèi)關(guān)門,選派士卒西上阻擋賊兵,這樣假使京師有戰(zhàn)警,一天半天就可以趕來增援,莊烈帝把他的意見交下來討論,麟征認為永吉說得對。輔臣陳演、魏德藻不同意,說“:無緣無故拋棄兩百里領(lǐng)土,我們不能承擔這個責任。”又援引漢代拋棄涼州的故事當證據(jù)。麟征為這事又寫了一篇幾百字的奏議,六科官員都不肯署名,他一個人上書主張,莊烈帝沒有覺悟過來。等后來戰(zhàn)火臨近,烽煙飄到皇宮里來時,莊烈帝才后悔沒聽麟征的話,把圣旨傳下給了永吉。永吉飛馬奔出山海關(guān),搬來寧遠五十萬兵馬,每天行軍幾十里趕過來。十六日大軍到達山海關(guān),二十日開到豐潤,可是京師已經(jīng)淪陷了。京城被打下后,八座城門一齊打開了,只有西直門堵得嚴嚴實實無法打開。到五月七日,賊寇召集民工挖掘以后才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