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人物

導演許鞍華:我與香港七十年

曾給許鞍華當過副導演的關錦鵬說:“許鞍華拍戲給我最深的印象是她有某種執(zhí)著。”他說,這可能源自她的身份認同,她“總會自覺或不自覺地在自己電影中滲進很多歷史的關照。”

2017-06-06

新華社

戚繼光與《戚林八音》:抗倭戰(zhàn)神變身音韻學家?

戚繼光與他的戚家軍肅清福建倭寇,使得這位戰(zhàn)場上的英雄名聲響徹八閩大地。甚至數百年來,閩地百姓斷文識字所仰賴的韻書,亦可能是拜戚將軍所賜,這部韻書,就是《戚林八音》。

2017-06-06

澎湃新聞

宗教里的伯格曼

伯格曼的電影名氣不小,但是對于我國觀影者來說卻困難重重,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文化的不同,伯格曼的電影浸透著對“兩希”文明、倫理意識的反思;二是他的電影的旨趣是探索和表現…

2017-06-06

澎湃新聞

畫家筆下被刑具“伺候”的英國小說之父笛福

1703年7月29日正午,英國小說之父丹尼爾笛福戴著一副叫頸手枷的刑具,站在倫敦鬧市臨時搭起的高臺上。

2017-06-06

澎湃新聞

為數字化的現代文明療傷:波西格的“良質哲學”

我們今天面臨的世界,正處于某種“祛良質化”的進程之中。其典型表現便是用抽象的數據計算來一邊倒地擠壓個體的現象學感受,用統(tǒng)計學意義上的“多”取代審美與倫理意義上的“好”?!?/p>

2017-06-06

澎湃新聞

藝術大家弋鴻儒:用匠人之心詮釋書法之美

他對書法的執(zhí)著信念,堅定了他在這個行業(yè)的前行道路。“人生苦短,擇一事,終一生”,便是對弋鴻儒先生匠人精神的深刻詮釋。

2017-06-06

三晉都市報

讀伊爾澤-艾辛格爾:“向生而死” 猶在鏡中

鏡子對于艾辛格爾來說不是一個摹仿論式的隱喻,而是一個用來顛覆生與死、結束與開始、話語與沉默的舞臺裝置:“鏡射,猶如跳一支舞?!?/p>

2017-06-06

新京報

亂世才女張愛玲

張愛玲,原名張瑛,河北豐潤人,于1921年9月30日出生于上海。

2017-06-06

東方網

“推理小說第一夫人”:P.D.詹姆斯

菲麗絲-多蘿茜-詹姆斯(Phyllis Dorothy James,簡稱P.D. James)的亞當-達格利什系列偵探小說深刻描繪了英國社會生活的變遷,尤為暢銷。

2017-06-06

中國日報網

民國最有文化的黑幫大佬,為什么女人都想嫁給他?

我們熟悉的杜月笙,是著名黑幫“青幫”的老大,被尊為“中國第一幫主”。為什么當時的女人還要爭著搶著嫁給他?連民國十大名媛之一、人稱“冬皇”的孟小冬也甘愿做他的小妾?

2017-06-03

港臺文學選讀

躬行萬里路,潛繪磅礴章蕭有愷所追求的山水印象

“老老實實做學問,一心一意畫好畫”,這是蕭有愷對自己的要求,也是他人生的真實寫照。既有傳統(tǒng)的風范,又具有現代的氣息,他的作品,總給人以親切的感悟、藝術的啟迪。

2017-06-03

中國書畫網

李開復:人類最重要的器官,不是大腦,而是內心

AlphaGo雖然能擊敗世界棋手冠軍,但是它體驗不到手談的樂趣,勝利不會為它帶來愉悅感,也不會讓它激動到產生想要擁抱一位他愛的人的渴望。

2017-06-03

新京報書評周刊

中國童話的開山祖師原來是他?

“中國童話的開山祖師?!边@是茅盾對孫毓修的評價。通過茅盾的《回憶錄》,后人對孫毓修有所了解,但文中頗含譏誚,亦使人產生誤解。

2017-06-03

布客幫bookbang

余華的童年記憶:常常一個人待在太平間里睡午覺

也許是他早已習慣了醫(yī)生們對待生命的自然常態(tài),也許那時他還根本不理解生與死對人生究竟意味著什么,也許任何生命的軀體在他的眼里早已沒有什么秘密可言。

2017-06-03

文藝報

畢飛宇眼中的李敬澤:他本身就是一個奇葩

我的那本《看來看去或秘密交流》殘破不堪,到處都是我身體的壓痕。后來它被一個法國老頭帶到法國去了,天知道它現在又被誰帶到了哪里。這也印證了敬澤自己所說的:“物比人走得遠?!?/p>

2017-06-03

當代作家評論

熱門文章排行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