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統(tǒng)治者是站在正統(tǒng)主義立場上來評論“司馬代魏”之事的。中古帝制社會,不忠君就是叛逆,為綱常倫理所不齒。而歷史唯物主義早就批判了這種封建正統(tǒng)史觀,更不以傳統(tǒng)的忠君觀為是…
2017-07-10
澎湃新聞歷史學是科學還是人文學知識?現(xiàn)在的趨勢是越來越多的人認為是科學。今天的歷史學,雖然不像社會學、經濟學那樣是一門完全的社會科學,但是也越來越科學化。
2017-07-10
北京日報需要闡明的是,這里的國家不是指現(xiàn)代意義上的主權國家,而更多的指民族政權,甚至很多還停留在部落時代。但為了方便理解以及統(tǒng)一稱呼,仍稱“國家”。
2017-07-10
明清史研究毫無疑問,喬治馬丁老先生塑造瑟曦,參照了英國玫瑰戰(zhàn)爭時代(1455年1485年)蘭開斯特王朝的紅玫瑰王后安茹的瑪格麗特,她是亨利六世的妻子,瑟曦的原型。
2017-07-10
澎湃新聞朝鮮跟中國東北挨著,為了保東北這個龍興之地必須保朝鮮,所以對朝鮮采取的措施不是簡單援助,而是深度干涉。對于越南,我們做了一些援助,但最后放棄了。而緬甸和琉球就直接放棄掉…
2017-07-10
一枚石頭經過詳談以后,赫魯曉夫向博利沙科夫交了底,說克里姆林宮有意向約翰肯尼迪總統(tǒng)傳遞信息。赫魯曉夫當時囑咐他說:“我們在莫斯科應該知道一切?!?/p>
2017-07-10
中國國家歷史有確鑿的史料證明,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前,三山三園內的陳設,為“八萬七千七百八十一件”,因此可以判斷出圓明三園內的陳設物品數量,應與“八萬七千七百八十一件”相差不會太大。
2017-07-10
錢江晚報魏惠王始終沒意識到自己處境的危殆,反而沾沾自喜,繼續(xù)在那里營造“慕虛名而取實禍”的“形象工程”。而他的對手恰好利用這一點,推波助瀾,興風作浪,誘使他在失敗的道路上死不旋…
2017-07-10
一枚石頭歷來對明亡的原因眾說紛紜,有財政上的、軍事上的、氣候上的和瘟疫上的種種解釋,但在魏陽看來,明亡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崇禎皇帝對訪單和士大夫公論的抵制。
2017-07-10
八八兒出國留學潮不是最近幾十年才有,清末就非常風行。其中有一個特別有意思的事,那就是甲午戰(zhàn)爭被日本戰(zhàn)敗后,國人并沒有忌恨日本,反倒紛紛涌向日本學習。
2017-07-10
陳事美文史盧溝橋事變后,29軍高層在對日軍的態(tài)度上戰(zhàn)和不定,宋哲元一直在搖擺,從來沒有明確的態(tài)度;馮治安始終堅決主戰(zhàn);而張自忠此時卻是主和,甚至有張自忠對宋哲元“逼宮”,要求宋哲元…
2017-07-07
澎湃新聞由馬伯庸暢銷小說《長安的荔枝》改編的同名劇集正在熱播,劇集上線之后,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