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歷史

司馬懿的果子?從三國到西晉的政治迭代說起

歷代文人學者普遍認為,司馬懿是三國終局大勢的實際開創(chuàng)者,如同曹魏代漢,首功在于曹操而非曹丕,經(jīng)由司馬懿、司馬昭、司馬炎三代接續(xù)才從曹魏手中得到皇權,首功則在于司馬懿。

2017-07-11

北京晚報

南苑抗日戰(zhàn)役追憶

二十九軍官兵面對日軍的囂張氣焰,同仇敵愾。佟麟閣當時任二十九軍副軍長,他通電全國的誓言是:“殺敵救國,軍人天職”。

2017-07-11

北京日報

宋朝的知府究竟是幾品官?

簡單地說,宋朝的知府、知州,都是差遣,它本身是沒有品秩的。一位官員的品秩,取決于他的本官,或者貼職,跟差遣卻沒有關系。

2017-07-10

吳鉤

曹操要漢獻帝給他加九錫,九錫究竟是什么玩意?

后世的篡位者大多遵循曹操模式,先要九錫,而后再逼迫禪位,把篡位做得面子上很好看,“自此例一開,而晉、宋、齊、梁、北齊、后周以及陳、隋皆效之”。

2017-07-10

朱言

司馬懿的忍:從取信于曹氏到司馬代魏

封建統(tǒng)治者是站在正統(tǒng)主義立場上來評論“司馬代魏”之事的。中古帝制社會,不忠君就是叛逆,為綱常倫理所不齒。而歷史唯物主義早就批判了這種封建正統(tǒng)史觀,更不以傳統(tǒng)的忠君觀為是…

2017-07-10

澎湃新聞

大數(shù)據(jù)與歷史學科學化

歷史學是科學還是人文學知識?現(xiàn)在的趨勢是越來越多的人認為是科學。今天的歷史學,雖然不像社會學、經(jīng)濟學那樣是一門完全的社會科學,但是也越來越科學化。

2017-07-10

北京日報

一將功成枯萬骨,大唐帝國的建立,滅亡了30多個政權

需要闡明的是,這里的國家不是指現(xiàn)代意義上的主權國家,而更多的指民族政權,甚至很多還停留在部落時代。但為了方便理解以及統(tǒng)一稱呼,仍稱“國家”。

2017-07-10

明清史研究

中國古代科舉考試的落榜生都有哪些出路?

為了籠絡優(yōu)秀人才,保持社會穩(wěn)定,歷朝歷代都很重視落榜生的出路問題。那么古代的落榜生都有哪些出路呢?

2017-07-10

北京晚報

瑟曦蘭尼斯特的原型:爭強好勝的紅玫瑰王后

毫無疑問,喬治馬丁老先生塑造瑟曦,參照了英國玫瑰戰(zhàn)爭時代(1455年1485年)蘭開斯特王朝的紅玫瑰王后安茹的瑪格麗特,她是亨利六世的妻子,瑟曦的原型。

2017-07-10

澎湃新聞

衰落的帝國與險境中的藩屬:清王朝的經(jīng)驗教訓

朝鮮跟中國東北挨著,為了保東北這個龍興之地必須保朝鮮,所以對朝鮮采取的措施不是簡單援助,而是深度干涉。對于越南,我們做了一些援助,但最后放棄了。而緬甸和琉球就直接放棄掉…

2017-07-10

一枚石頭

一場核災難曾距他們兩步之遙:解除古巴導彈危機的人

經(jīng)過詳談以后,赫魯曉夫向博利沙科夫交了底,說克里姆林宮有意向約翰肯尼迪總統(tǒng)傳遞信息。赫魯曉夫當時囑咐他說:“我們在莫斯科應該知道一切?!?/p>

2017-07-10

中國國家歷史

學者談圓明園焚掠史:課本里的論斷有錯誤之處

有確鑿的史料證明,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前,三山三園內的陳設,為“八萬七千七百八十一件”,因此可以判斷出圓明三園內的陳設物品數(shù)量,應與“八萬七千七百八十一件”相差不會太大。

2017-07-10

錢江晚報

黃樸民:魏惠王是如何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爛的

魏惠王始終沒意識到自己處境的危殆,反而沾沾自喜,繼續(xù)在那里營造“慕虛名而取實禍”的“形象工程”。而他的對手恰好利用這一點,推波助瀾,興風作浪,誘使他在失敗的道路上死不旋…

2017-07-10

一枚石頭

石偉杰:皇帝與公論-明朝滅亡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歷來對明亡的原因眾說紛紜,有財政上的、軍事上的、氣候上的和瘟疫上的種種解釋,但在魏陽看來,明亡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崇禎皇帝對訪單和士大夫公論的抵制。

2017-07-10

八八兒

留學變“砸鍋”,清末為何會出現(xiàn)日本留學熱?

出國留學潮不是最近幾十年才有,清末就非常風行。其中有一個特別有意思的事,那就是甲午戰(zhàn)爭被日本戰(zhàn)敗后,國人并沒有忌恨日本,反倒紛紛涌向日本學習。

2017-07-10

陳事美文史

熱門文章排行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