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MS%的計算方法
WMS%(n)=■×100%
其中C為當天的收盤價,Hn和Ln為最近n天內(nèi)(包括當天)出現(xiàn)的最高價和最低價。
可見該指標的含義是當天的收盤價在過去的一段時間內(nèi)在全部價格變動范圍內(nèi)所處的相對位置。WMS%(n)取值較大說明,當天的收盤價距離幾天來的最高價較遠,價格反彈的可能性更大;WMS%(n)取值較小說明,當天的收盤價已經(jīng)很接近幾天來的最高價,價格回落的可能性更大。若WMS%(n)取值接近50%,說明當天的收盤價出在過去范圍內(nèi)的中心附近,向上向下運動的可能性都很大。
計算WMS%還有另外一個計算公式,
WMS%(n)=■×100% C,Hn,Ln的含義與上面同。注意前后兩個威廉指標之和為1,操作上的參考剛好相反。在實際運用時,需要注意看盤軟件上提供的技術指標的計算方法。
關于參數(shù)選擇,該指數(shù)的參數(shù)n的選擇是需要仔細斟酌的。在威廉指數(shù)出現(xiàn)的初期,投資者認為市場出現(xiàn)一次周期循環(huán)大約需要4周,那么取周期的前半部分或后半部分就一定能包括這次循環(huán)的最高點或最低點。因此威廉指數(shù)的參數(shù)選擇微循環(huán)周期的一半。目前中國證券市場尚未發(fā)現(xiàn)明確的有說服力的循環(huán)周期,需要多選擇幾個參數(shù)來試試,通常選n=10。
* WMS%的操作參考
威廉指數(shù)的取值介于0~100%之間。當威廉指數(shù)高于90%,即處于超賣狀態(tài),行情即將見底,應當考慮買入;當威廉指數(shù)低于10%,即處于超買狀態(tài),行情即將見頂,應當考慮賣出。(90%,10%只是經(jīng)驗數(shù)字,亦有使用80%,20%)
由于我國的證券市場波動性較大,威廉指數(shù)的波動也比較頻繁。這樣威廉曲線撞頂(接近100%)或撞底(接近0)的次數(shù)也比較多,撞擊次數(shù)也由此成為使用威廉指數(shù)的重要原則。若威廉指數(shù)連續(xù)幾次撞到頂部100%或(底部0%),局部將形成雙重或多重頂(底)、頭肩頂或頭肩底,此時則是買入(或賣出)的信號。
RSI(相對強弱指數(shù))
* RSI的含義和原理
相對強弱指數(shù)最早被用于美國期貨交易,1978年威爾德(J.Welles Wilder)在其著作《技術分析新概念》一書中首先介紹了相對強弱指數(shù)的概念及應用方法。后來,人們發(fā)現(xiàn)在眾多的圖表技術分析中.相對強弱指數(shù)的理論和實踐極其適合于股票市場的短線投資,于是被廣泛地運用于股價升跌的測量和分析中。
從經(jīng)濟學角度看,股市行情的變化最終取決于供求關系,在一個正常的市場中,只有供求雙方取得平衡,才能使價格穩(wěn)定。投資者的買賣行為是各種因素在股市上的客觀反映。
RSI指標就是根據(jù)供求平衡的原理測量股市買賣力量強弱程度的指標。計算時,以買賣雙方爭斗的結果一收盤價的漲跌來評估市場上雙方力量的強弱。
* RSI的計算公式
RSI同前面所講的技術指標相同都具有時期參數(shù),即選擇的交易日的天數(shù)。確定了參數(shù)之后就可以繼續(xù)計算RSI。實際運用中,比較常用的是6,12,24個交易日。確定參數(shù)主要根據(jù)股票波動的幅度和特性來決定周期。當價格變動幅度較大且漲跌變動較頻繁時,取值應小一點;當價格變動幅度較小且漲跌變動不頻繁時,取值應大一點。
以RSI(6)為例,首先得到包括當天在內(nèi)的連續(xù)7個交易日的收盤價,以每一日的收盤價減去上一日的收盤價,這樣就得到6個價差。價差有正也有負。然后計算總的上升波動A=5個價差數(shù)字中的正數(shù)之和,總的下降波動B=6個價差數(shù)字中的負數(shù)之和×(-1)(乘以負1的目的就是將總的下降波動變?yōu)檎龜?shù))。通過A和B,就可以計算出來RSI。
RSI(6)=■×100% 從公式可以看出,RSI表示的是向上波動的總量在總的波動總量中所占的比例。如果占的比例大就是強市,占的比例小就是弱市。
還有一個指標相對強度(Relative Strength,RS)也是由A和B推導出來。
RS=A/B 意義與RSI相近。
* RSI的操作參考
同MA一樣,參數(shù)較大的RSI考慮的時間范圍較大,結論相對可靠,但反映較為滯后。不同周期的RSI曲線應結合起來使用。參數(shù)小的RSI被稱為短期RSI,參數(shù)大的RSI被稱為長期RSI。短期RSI大于長期RSI,市場為多頭市場;短期RSI小于長期RSI,市場為空頭市場。
當RSI在較高或較低位置上形成頭肩形和多重頂?shù)仔问遣扇⌒袆拥男盘?。這些形態(tài)以必須得出現(xiàn)在較高或較低位置,越遠離50%線可信度越高。RSI處于高位并形成一峰比一峰低的一次下降的兩個峰,與此同時,價格對應的是一峰比一峰高的依次上升的兩個風,這就形成頂背離。價格在第2峰的上漲將是最后的衰竭動作(如果出現(xiàn)跳空缺口就是竭盡缺口)這是比較強烈的賣出信號。與這種情況相反的是底背離,RSI在低位形成兩個底部抬高的依次上升的谷,而此時的價格還在下降,并出現(xiàn)新的低點。從技術上講這是開始建倉的信號。
* RSI的局限性
當RSI值上升到80以上時或降到20以下時,通常會比K線提早出現(xiàn)頂或底的征兆,也就是說,在80以上提前出現(xiàn)超買現(xiàn)象,在20以上提前出現(xiàn)超買現(xiàn)象。
但是RSI有同KDJ指標相同的局限性。在形成單峰或單谷的時候不宜采取行動,只有等到第2峰或第2谷形成后才能比較明確地下結論。RSI在頂峰或谷底也容易出現(xiàn)鈍化現(xiàn)象。
RSI是通過收盤價計算的,而當一天行情的波幅很大,上下影線很長時,RSI的漲跌就不足以反映該段行情的波動了。
ROC( 變動率 Rate Of Change)
* ROC的含義和原理
ROC用來計算當天的價格與一定距離之前某一個交易日的價格的變動速度大小,來反映證券價格變動的快慢程度。
* ROC的計算公式
ROC(n)=■×100%
其中C為當天收盤價,為n天之前的收盤價,例如表示3天之前的收盤價。
從公式可以看出,ROC顯示的是一定時間間隔的兩個端點的價格的相對差價或相對距離,從而描述價格趨勢的加速和減速狀態(tài)。
參數(shù)n的選擇反映了與當前價格相比較的價格距離現(xiàn)在的遠近。參數(shù)越大,離現(xiàn)在時間越遠,對于價格的預測參考價值越??;參數(shù)越小,離得太近,可比性也比較差。市場上流行的是選擇5,10等等。
* ROC的操作參考
如果ROC為正值且步步上升,意味著上升趨勢正在加速;若ROC開始走平,意味著現(xiàn)在價格的漲幅與數(shù)天前的價格漲幅相近,盡管還處于上升趨勢,但速度已經(jīng)放緩;若ROC開始回落,雖然價格還在上升,但上升的力量已經(jīng)衰落;若ROC變?yōu)樨撝担瑒t近期的下降趨勢已開始露頭。如果ROC進一步向下,下降的力量越發(fā)強烈。
能量指標:OBV
* OBV的含義和原理
OBV(能量潮,On Balance Volume)直譯為平衡交易量,有人形容每天的交易量似海水般潮起潮落,OBV也被形象地稱為能量潮。OBV由葛蘭維爾(Granville)發(fā)明并得到廣泛流傳。投資者可以利用OBV來驗證當前走勢的可靠性,也可以由OBV得到趨勢可能反轉的信號。
OBV的理論基礎是供求與價格的關系,市場價格的變動必須有成交量配合,價格的升降而成交量不相應升降,則市場價格的變動難以繼續(xù)。
* OBV的計算公式
若當天收盤價高于前一天收盤價,
當天的能量潮=前一天的能量潮+當天的成交量
若當天收盤價低于前一天收盤價,
當天的能量潮=前一天的能量潮-當天的成交量
(能量潮的初值取1000)
我們可以將成交量比作潮水,而當天的收盤價與前一天收盤價的關系代表了潮水的方向。若當天收盤價高于前一天收盤價,當天的能量潮(用成交量代表)越大,多方的力量越強;若當天收盤價低于前一天收盤價,當天的能量潮(用成交量代表)越大,空方的力量越強。
* OBV的操作參考
成交量與價格關系緊密,單獨使用OBV不能得到任何結論,必須與價格曲線結合起來才有意義。
如果價格上升(或下降),OBV也配合著上升(或下降),表示買氣(或賣氣)強烈,當前的上升(或下降)趨勢得到確認;
如果價格上升(或下降),但是OBV卻沒有配合著上升(或下降),說明買方(或賣方)能量不足,提示我們趨勢反轉的可能性。
人氣指標:AR、BR、PSY
AR(買賣氣勢指標)
* AR的含義和原理
AR指標又稱人氣指標或買賣氣勢指標,反映了市場當前情況下多空雙方爭斗結果。AR將開盤價視為多空雙方業(yè)已接受的均衡價位,試想投資者經(jīng)過一夜的思考和分析所認可的價位是由一定代表性的。從開盤價向最高價推動的過程中顯示出多方的強度;從開盤價向最低價的打壓過程則體現(xiàn)出空方的強度。
* AR計算公式
多空雙方的強度用公式表示如下:
多方強度(Buy Strength)BS=最高價-開盤價
空方強度(Sell Strength)SS=開盤價-最低價
單獨使用某一天的價格必然有所偏頗,不具代表性,因此通常擴展時間長度,比如選擇26天的買賣強度進行對比。
AR(26)=26天的多方強度之和26天的空方強度之和
AR越大,表明多方的強度越大,反之AR越小,反映出空方的力量越大。多空雙方的力量對比以100為界,AR大于100說明多方占優(yōu);AR小于100說明空方占優(yōu)。
* AR的操作參考
通常情況下,AR取值位于80~120之間為盤整狀態(tài)。在多方市場,AR大多處在100以上,隨著多方強度的不斷增大,AR會逐漸上升,當AR取值大于150時,要注意行情反轉的可能性;在空方市場,AR多處在100以下,隨著空方力量的不斷增強,AR會逐漸下降,但是當AR低于60時,可以考慮介入市場。
AR到頂回頭時,如果價格還在上漲,這是獲利了結的信號;而AR落到低谷回頭向上,如果價格還在下跌,這是介入市場的時機。
BR(買賣意愿指標)
* BR的含義和原理
BR指標又稱買賣意愿指標。同AR指標相同,BR指標也是反映當前情況下多空雙方力量較量的指標。與AR指標不同的是,BR指標用前一日收盤價而不是開盤價來衡量買賣雙方的力量。
* BR計算公式
多空雙方的強度用公式表示如下:
多方強度(Buy Strength)BS=最高價-前一日收盤價
空方強度(Sell Strength)SS=前一日收盤價-最低價
單獨使用某一天的價格必然有所偏頗,不具代表性,因此通常擴展時間長度,比如選擇26天的買賣強度進行對比。
AR(26)=26天的多方強度之和26天的空方強度之和
BR越大,表明多方的強度越大,反之BR越小,反映出空方的力量越大。多空雙方的力量對比以100為界,BR大于100說明多方占優(yōu);BR小于100說明空方占優(yōu)。
* BR的操作參考
通常情況下,BR取值位于70~150之間為盤整狀態(tài)。在多方市場,BR取值很高,但是隨著多方強度的不斷增大,BR會逐漸上升,當BR取值大于300時,要注意行情反轉的可能性;在空方市場,BR取值很低,隨著空方力量的不斷增強,BR會逐漸下降,但是當BR低于40時,可以考慮介入市場。
BR達到頂峰,如果價格還在上漲,形成頂背離,這是獲利了結的信號;而BR落到低谷回頭向上,形成底背離,是比較強的介入市場信號。
AR、BR指標可結合起來使用。
如果AR、BR都急劇上升,并達到分界線的值,說明價格離頂峰已經(jīng)不遠,應考慮獲利了結。
如果AR被BR從上往下穿破,并且處在低位,則是逢低買進的信號。
如果BR急劇上升,而AR指標未配合著上升,而是盤整或小回落,是逢高出貨的信號。
PSY(Psychological Line)心理線
PSY指標從證券投資者買賣趨向的心理方面來衡量買賣雙方的力量。
PSY(n)=■×100%
其中,股價的上漲和下跌是以收盤價來判斷的,如果當天的收盤價高于前一天的收盤價,則屬于上漲的交易日。若n=10,在10天之內(nèi)股價上漲的交易日數(shù)量為3,則PSY(10)=30%。
PSY處于25~75之間都認為多空上方的力量基本處于均衡,如果超出這一范圍就進入超買或超賣狀態(tài)。一般認為PSY高于90或低于10,都是行動的信號。但至少信號要出現(xiàn)兩次才算可靠,第一次出現(xiàn)信號不能貿(mào)然行動。
大盤指標:ADL、ADR
大多數(shù)技術指標既可以應用到個股,也可以應用于大盤,即分析綜合指數(shù),來衡量證券市場整體環(huán)境。ADL,ADR,OBOS使用市場上股價上漲和下跌的公司數(shù)量,因而只能應用在大盤上。
通常用綜合指數(shù)來衡量證券市場的整體走勢,下面所講的三個技術指標可以對于觀察大盤走勢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
ADL(Advance-Decline Line騰落指數(shù))
騰落指數(shù)的含義就是上升下降曲線的意思。該指標利用簡單的加減法,計算每天股票上漲的公司數(shù)量和下降的公司數(shù)量的累積結果,與綜合指數(shù)相對比,從而對大勢的未來進行預測。
當天的ADL=前一天的ADL+股票上漲的公司數(shù)量-股票下降的公司數(shù)量
ADL要與價格指數(shù)結合起來使用。
如果ADL與價格指數(shù)同步上升(下降),說明大勢的上升(下降)趨勢在短期內(nèi)反轉的可能性不大;
如果ADL連續(xù)上漲(下跌)了很長時間(一般為3天),而價格指數(shù)卻向相反方向下跌(或上漲)了很長時間,這是買進(賣出)信號,至少有反彈存在。在價格指數(shù)進入高位(低位)時,ADL卻沒有同步上升(下降),而是開始走平或下降(上升),這是趨勢進入尾聲的信號。
ADR(Advance-Decline Ratio, 漲跌比)
與ADL相關的另一個衡量證券市場整體狀況的指標是ADR(Advance-Decline Ratio)又稱為漲跌比,或回歸騰落指數(shù)。該指標利用股價上漲的公司數(shù)量和股價下降的公司數(shù)量之比來判斷股票市場多空力量之比。
ADR(n)=n天內(nèi)股價上漲的公司數(shù)量n天內(nèi)股價下跌的公司數(shù)量
對于參數(shù)n,比較常用的是10天。
ADR大多處于0.5~1.5之間,這一區(qū)間為ADR的常態(tài),代表多空雙方任何一方都不占大的優(yōu)勢。ADR的曲線從低向高超過0.5,并在0.5附近徘徊較長時間,為空投進入末期的信號;ADR從高向低下降到0.75之下,是短期反彈的信號。
若ADR上升(下降),股價指數(shù)同步上升(下降),說明短期反轉的可能性不大。
若ADR上升(下降),而股價指數(shù)向反方向移動,說明短期會有反彈(回落)。
壓力支撐指標:BOLL
* BOLL布林帶的含義和原理
布林帶由JOHN BOLLINGER所。該指標利用統(tǒng)計學中置信區(qū)間的思想,BOLL又被稱為置信區(qū)間指標。置信區(qū)間的含義是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通常在概率為95%的情況下),隨機樣本的取值應該在這個置信區(qū)間范圍內(nèi),隨機樣本突破這一區(qū)間被視為小概率時間。它的計算過程是先計算股價的“標準差”(數(shù)學商用標準差來衡量股價波動幅度),再求取股價的波動區(qū)間“置信區(qū)間”,由此形成包含上限和下限的帶狀范圍。
股價游走在“上限”和“下限”的帶狀間內(nèi),這條帶狀區(qū)的寬窄,隨著股價波動幅度的大小而變化,股價漲跌幅度加大時,帶狀區(qū)會變寬,漲跌幅度狹小盤整時,帶狀區(qū)會變窄。也就是說,布林線是屬于變異性的,可以隨著股性的變化而自動調(diào)整位置,因為它的靈活和順應時勢,使得布林線成為近幾年國際金融市場最常被使用的技術指標之一。
實際上,布林帶的上限可以理解為阻力線,下限理解成支撐線,這樣當價格突破阻力線(或支撐線)時,表示賣出(或買進)時機;當價格沿阻力線(或支撐線)上升(或下降),雖然并未突破,但開始回頭時也是賣出(或買進)時機。
* BOLL的計算公式
布林帶將移動平均線視為價格波動的中心,通過在移動平均線加上一個波動幅度成為上限,在移動平均線上減去一個波動幅度成為下限。波動幅度是由價格波動的方差決定的。
計算公式如下:
布林線的上限BU=MA(n)+t(a)×?滓(n)
布林線的下限BD=MA(n)-t(a)×?滓(n)
其中t(a)為一個數(shù)理統(tǒng)計上的函數(shù),一般取值為2,?滓(n)為標準差,用來表明股價的波動幅度。布林帶的寬窄就是由標準差決定的。價格波動的幅度大,布林帶就相對較寬;價格波動的幅度小,布林帶就相對較窄。
布林帶的含義為,在過去的n個交易日內(nèi),價格波動有大約95%的機會在BD和BU圈定的帶狀范圍內(nèi)運動,只有5%的機會會越過該區(qū)間。價格在布林帶之間波動時,屬于正常狀態(tài)。而一旦價格突破布林帶,說明發(fā)生了小概率事件(發(fā)生機會較小的事件),平常不多見的事情發(fā)生了,我們有理由認為外部條件發(fā)生了變化,此時價格的波動屬于不正常的狀態(tài)。
* BOLL的操作參考
價格從上越過上限BU并回落,是短線的賣出時機,這是因為價格有95%的機會在上限之下。如果沒有特別的原因,價格上升到上限BU就應該賣出;價格從下越過下限BD并回升,是短線的買入時機,因為價格有95%的機會在下限之上。如果沒有特別的原因,價格下降到下限BD就應該賣出。
布林帶寬度由狹窄變得寬闊是大行情的先兆。布林線的寬度如果長時間狹窄,說明價格波動長時間在小的范圍內(nèi)進行;布林線的寬度鞭打,說明價格波動的幅度正在加大。在價格僅過長時間的小幅波動后,如果布林帶的寬度變大,同時價格向上越過BU,而且上升的幅度還不算大的時候是短線的買入時機;如果價格向下越過BD,而且下降的幅度還不算大,是短線的賣出時機。此時我們可以認為外部環(huán)境發(fā)生了變化。
同其他技術指標相比,布林帶定性的內(nèi)容比較多,更適合作為參考因素。例如在價格出現(xiàn)整理形態(tài)之后,從布林帶的寬度可以得到有關整理形態(tài)是否將要結束的啟示。
止損指標:SAR
* SAR的含義和原理
SAR(Stop And Reverse, 止損轉向指標)是利用拋物線方式,隨時調(diào)整停損點位置以觀察買賣點。由于停損點(又稱轉向點SAR)以弧形的方式移動,故稱之為拋物線轉向指標。
這一技術指標在行情大漲或大跌時能夠正確地幫助投資人控制過度的欲望,避免為了等待最高點或最低點才出手而錯過良好機會遭遇損失。同時需要注意,SAR可以盡量減小損失,但通常不是最佳的買入或賣出價位。
* SAR的計算公式
持有股票的人總是期望在股價最高點賣出,持幣人則期望在股價最低點的時候介入,貪心會使投資者錯過相對較好的機會,這時候需要設立止損點,這樣SAR就有兩種情況需要考慮,一種是股價上升的情形,一種是股價下降的情形。
首先確定這段時間股價是上升還是下降,只有確定價格趨勢才能進一步計算SAR。
如果計算SAR的第一天價格呈上升趨勢,那么第一天的SAR為4天來的最低點(包括今天,4天為通常使用的參數(shù))。(如果呈下降趨勢則使用4天來的最高點)
第二天的SAR=第一天的SAR+0.02×(第一天的最高點-第一天的SAR)
如果第二天的最高價高于第一天的最高價,則
第三天的SAR=第二天的SAR+0.04×(第二天的最高點-第二天的SAR)
只要最高價大于前一日最高價,則其乘數(shù)因子一律增加0.02,如果一直累增下去,最高只能累增至0.2為止,之后一律以0.2為乘數(shù)因子。
如果最高價≤前一日最高價,則第三天的SAR和第二天的SAR相同,而且乘數(shù)因子也不必累加。
依上述步驟持續(xù)在每日價格下方畫出SAR,直到某一天收盤價跌破SAR,則代表行情轉為空頭應賣出股票,而行情轉為空頭的當天,立即將四天來的最高點,作為次一日的空頭SAR。(價格下降時SAR的計算步驟與上升的情形原理一致)
* SAR的操作參考
從SAR的基本原理可以看出,操作者應以股價突破SAR作為行動信號,向下突破選擇賣出,向上突破則選擇買入。
值得注意的是,在當前的價格存在明確的趨勢時,SAR的使用效果非常明顯,但是當股價處于盤局時,SAR發(fā)出的買入賣出信號過于頻繁,作為指導則失誤率較高,應配合其他指標加以使用以提高其有效性。如在用其他指標確認市場為有趨勢市場時,SAR指標發(fā)出的買入賣出信號可信度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