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南下競選事關(guān)重大,李宗仁悄悄地把在南京任國防部長的白崇禧與一度脫離桂系但跟李宗仁私交深厚的黃紹竑請到北平面敘。
白崇禧,人稱“小諸葛”。他一聽說李宗仁要參加競選,忙連聲阻道:“不可,不可!”
李宗仁兩眼瞪瞪地望著他,急著問:“建生,你有何高見?”
白崇禧說:“明擺著總統(tǒng)這一寶座是老蔣的禁地,不可問津,若競選成副總統(tǒng),實權(quán)還不如行政院長大,何必掛個虛名,作蠶自縛,到頭來反被老蔣處處牽制。我看眼下多事之秋,還得死死地抓住部隊,有人,有槍,任它東西南北風(fēng),怎奈我何!”
李宗仁與白崇禧雖都是廣西臨桂人,而白崇禧又是李提攜起來的,但白性格跋扈,說一不二,軍閥氣味極濃,凡事得不到他的支持,其后果無法想象。李宗仁不由沉吟起來了。他覺得白言之有理,但又不盡贊同。他抬起頭以商量的口吻向白崇禧笑道:“我看還是得參加競選。當(dāng)不上總統(tǒng),先當(dāng)當(dāng)副總統(tǒng)也行。這畢竟是在中樞取得了合法地位,必要時就可以拿這個身份與老蔣公開抗衡。我們與他明爭暗斗這多年,究竟為了什么呢?我看決不能失去眼下這極好的機會!”這時黃紹竑開口了:“我贊成德公南下競選,問題是德公能否得到美駐華大使館的支持?”
白崇禧興奮起來了:“只要司徒雷登支持德公,我們就齊心干!讓老蔣再嘗嘗我們桂系的厲害!”
其實李宗仁已得到了司徒雷登的支持,他決定參加競選完全出自美國杜魯門政府有計劃的安排。司徒雷登早年來華擔(dān)任燕京大學(xué)校長,直到被任命為美駐華特命全權(quán)大使,在中國呆了大半輩子,可算是“中國通”。雖然他一再向蔣介石表白,他是蔣的老朋友,但為了維護美國在華利益,他早已向華盛頓報告:“中國當(dāng)前的國民黨是無望了!要使現(xiàn)狀有所改善,必須改變以往間接援蔣的作法,應(yīng)挺身而出直接指揮、監(jiān)督南京政府的軍事、經(jīng)濟、政治,而最首要的是選擇一位信得過的中國知名人物,設(shè)法把他打入中央機構(gòu),來作為控制南京政府的核心力量。”他建議“為了配合這個核心控制,在中國幾個重要區(qū)域,布置一個地方勢力的控制網(wǎng):在華北直接裝備傅作義,在西北直接裝備馬鴻逵和馬步芳,在西南直接裝備李宗仁和白崇禧……”隨后在給美國國務(wù)卿馬歇爾的密電中說得更加明白:“象征國民黨統(tǒng)治的蔣介石,其資望日趨式微……而李宗仁的資望日高……”他既向華盛頓當(dāng)局舉薦李宗仁取代蔣介石,當(dāng)然是全力支持李宗仁的。
此時白崇禧與黃紹竑還不知道李宗仁決意競選的政治背景。當(dāng)李宗仁向他們透露,在此之前,他已派程思遠去南京把一封外用火漆密封的英文信面交美使館顧問傅涇波,由傅轉(zhuǎn)送司徒雷登。白崇禧與黃紹竑恍然大悟,高興得當(dāng)即表示速回南京為李宗仁競選作種種部署。李宗仁見他二人全力支持他競選滿心歡喜。他在北平準備好競選團后,有恃無恐地登上了南下的專機。他向人們許諾:如果他當(dāng)選副總統(tǒng),當(dāng)盡力所能及,在政治上實行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