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多年前以來,人們一直把這個違背自然規(guī)律的學說當成不可質(zhì)疑的真理。年輕的伽利略根據(jù)自己的實驗推理,大膽地對亞里士多德的學說提出了質(zhì)疑。經(jīng)過深思熟慮,他決定親自動手做一次實驗,他選擇了比薩斜塔作實驗場。這一天,他帶了兩個大小一樣但重量不等的鐵球,一個重10磅,是實心的,另一個重1磅,是空心的。伽利略站在比薩斜塔上面,塔下站滿了前來觀看的人,大家議論紛紛。有人諷刺說:“這個小伙子的神經(jīng)一定是有問題!亞里士多德的理論不會有錯的!“實驗開始了,伽利略兩手各拿一個鐵球,大聲喊道:“下面的人們,你們看清楚,鐵球就要落下去了?!罢f完,他把兩手同時張開。人們看到,兩個鐵球平行下落,幾乎同時落到了地面上,所有的人都目瞪口呆了。伽利略的試驗,揭開了落體運動的秘密,推翻了亞里士多德的學說,這個實驗在物理學的發(fā)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天文學家卡爾薩根曾經(jīng)說過:“每個人在年幼時都是科學家,因為每個孩子都和科學家一樣,對自然界的奇觀滿懷好奇和敬畏?!拔覈F(xiàn)行中小學教育缺陷之一就是“應(yīng)試教育”。它制約了學生素質(zhì)的全面提高,“標準答案”束縛了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同現(xiàn)代教育理念所提倡的懷疑精神、批判意識以及個性發(fā)展方向還有較大差距?,F(xiàn)在不少孩子的思維受慣性影響,順著前人的模式來想事情,一味接受現(xiàn)成的東西,很少從不同的方向去考慮,這不利于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品質(zhì)和懷疑精神。賞識孩子,就要允許孩子懷疑,要用心培養(yǎng)孩子善于懷疑的習慣。這樣,孩子在學習中會更積極、更主動,因為整個世界正等著他去探究、去揭秘!
7.賞識孩子的新奇發(fā)現(xiàn)
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點燃的火把。好奇是孩子的天性,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避免灌輸式的教育,這樣只會讓孩子變成一臺應(yīng)試機器,而讓孩子失去最寶貴的好奇心,失去了主動求知的欲望。
一個深秋的下午,我?guī)е邈迦ス珗@散步。走得累了,我坐在長凳上休息,沐沐卻一點也不累,還在公園里到處跑來跑去。過了一會兒,我突然看到沐沐一動不動地蹲在地上,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地面。是什么東西這么有吸引力啊?我好奇地走過去,問他在做什么。沐沐抬起頭,食指豎在嘴上輕輕地“噓”了一下,悄悄地告訴我:“小聲點,要不就把它嚇跑了?!拔疫@才發(fā)現(xiàn)吸引他的是一只死了的七星瓢蟲,這有什么好看的??!我心里忍不住懷疑。
“兒子,你在看什么?。俊蔽夜室鈫柕?。
“我在看這個帶點點的蟲子是怎么飛的,爸爸,它怎么一直不飛啊,是不是身體太胖了,飛不起來了?“沐沐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