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課 就職百日定江山
所謂“黃金一百日”的法則,就是指現(xiàn)代政治領袖如總統(tǒng)、總理,他們的權勢、聲望并不是與日俱增,點滴積累;相反,卻往往是上任之初達到頂峰,再從高峰中不斷損耗、滑落。所謂“就職百日定江山”,這一百天比起任期內其他任何時候都要寶貴,到一百天結束,新總統(tǒng)的故事大致在公眾心目中定形,他很少能在往后的日子再改頭換面。
今天的傳媒和輿論,慣于犬儒和挑剔,他們與新任總統(tǒng)的蜜月期十分有限,愿意給這位新手展露其才情的時間和空間,可能只有短短百天,甚至更短。因此大刀闊斧進行改革的時機稍縱即逝,總統(tǒng)的動作必須果敢迅速,務求一擊即中,為自己累積聲望和政治資本,好讓自己更有本錢度過日后的艱難日子。
這就是所謂“就職百日定江山”的道理。
這一百天,比起任期內其他任何時間都要寶貴。到百天結束,新總統(tǒng)的故事大致在公眾心目中定形,他將很少有機會在往后的日子里再改頭換面。
歷史上失敗的例子多的是。那些總統(tǒng)不但挑錯了議題,而且準備不足,缺乏部署,倉促上馬,結果落得灰頭土臉。
舉個例子??ㄌ靥袅四茉醋h題作為自己1977年上任后打響的“頭炮”,但有關議題卻從來沒有在其1976年大選過程中醞釀和發(fā)酵,突如其來的大動作讓國會以至公眾完全缺乏心理準備。再加上他是以“華盛頓局外人”身份,在選舉中贏得業(yè)已厭倦“尼克松式爾虞我詐黑箱政治”選民的信任和垂青的,因而這位成功入主白宮的新手,完全缺乏與國會交手的經(jīng)驗(他當選總統(tǒng)前的從政生涯只限于佐治亞州州長和州議員),低估了其中的難度。而能源議題其實是一個涉及龐大既得利益的法案,結果一年內陷入僵局。再加上處理巴拿馬運河條約一樣失敗,在這兩大挫折下,卡特的庸碌及與國會關系惡劣的形象深入民心,終其任期也難以扭轉。
另一個例子是克林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