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節(jié):就職百日定江山(2)

新君王論 作者:蔡子強


他在1993年上任后本想大展身手,放手厲行一系列改革,但最惹起公眾和媒體關(guān)注的,竟意外落在對同性戀者參軍解禁的議題上。

這原本只是大選期間,他在探訪哈佛大學時為了取悅年輕人所作的承諾,并非選舉工程中的中心課題,更遭到一些核心幕僚的反對;再加上他年輕時逃避兵役的背景,使他對軍方缺乏威望和說服力,在這個課題上處處碰壁。大家記得跟卡特一樣,他擔任總統(tǒng)前的從政生涯也只限于阿肯色州州長和州議員,一樣缺乏與國會交手的經(jīng)驗。結(jié)果由共和黨主導的國會,根本不把他放在眼內(nèi),民望更跌破50%,令他異常弱勢。

但要說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之后最失敗的例子,一定要數(shù)福特總統(tǒng)。

他出師失利,后來即使表現(xiàn)明顯轉(zhuǎn)好,尤其是經(jīng)濟與外交到最后一年成就很突出,但為時已晚,永遠跳不出最初幾個月為自己掘下的坑洞:他在公眾全無心理準備的情況下特赦尼克松,造成狼狽為奸的感覺;他那前后矛盾、搞得一團糟的“打擊通脹”計劃,以及表演得一塌糊涂的黃金時段電視演說等,都為他塑造了一個朋比為奸、庸碌無能的形象。

媒體及公眾的偏見一旦成型,他們便會預設(shè)立場。往后,福特魯鈍及壞事的形象在任內(nèi)便一直揮之不去。只要一行差踏錯,哪怕只是語言及肢體上的偶有閃失,都被媒體大書特書,當作笑話看待;相反,對于他的睿智卻視而不見。比如福特抵達日本訪問,走下“空軍一號”專機時,腳步一個踉蹌差點跌倒,這個畫面就被一再播放,甚至有電視臺在一節(jié)新聞中播了12次!

那么,又有哪些成功的例子呢?

最廣為稱道的莫過于羅斯福。他在1933年3月4日上任后僅幾天,便緊急立法,處理已迫在眉睫的銀行擠兌危機,在3月12日,更推出了他的第一次“爐邊閑話”(Fireside Chat),解釋政府這個迫不得已的做法,以求取得公眾的諒解和支持,結(jié)果成功穩(wěn)住了局面。

當時他接手的是一個工廠倒閉、銀行面臨擠兌、物價崩潰、全國四分之一人失業(yè)、44%業(yè)主的房子可能被迫斷供的爛攤子。他當時的名言是:

“這個國家要求行動,以及立即行動!”(This nation asks for action, and action now!)

結(jié)果,國會迅速通過15項歷史性立法,為國家復原奠定基礎(chǔ)。這也是前無古人、暫時后無來者的一個輝煌記錄。

另外一個例子則是里根。他在大選期間已經(jīng)十分清楚,如果贏得選舉,民意授權(quán)他做的首要工作,一定是經(jīng)濟。因此,他也一開始就把經(jīng)濟列為自己選舉工程的中心議題,全力營造輿論上的共識和心理準備。據(jù)說,當他宣誓就職的那一刻,他手上已準備妥當一系列的減稅建議詳細方案,并在就職后的第一個星期,交到內(nèi)閣成員桌上。他的幕僚長貝克(James Baker)曾如此說道:

“我想,里根政府首個任期表現(xiàn)成功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我們一開始便有一個清楚明確、深思熟慮、準備就緒的百日工作計劃……總統(tǒng)首要及唯一的工作重點,就是其經(jīng)濟大計;而我們這些同僚亦一心一意,全神貫注于計劃之上。”(One reason I think the Reagan administration succeeded the first term as well as we did was that we had a really definitive, well-thought out, right-here hundred-day plan...The first and only priority was the president’s economic plan (and we were) single-minded focus on that plan.)

<<< 關(guān)于美國總統(tǒng)百日新政的故事,讀者可參考《紐約時報》2009年2月份刊出的100 Days— Starting the Job from FDR to Obama專輯。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