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各有各的退出

一盤沒有下完的棋 作者:何帆


美國金融危機爆發(fā)之后,世界各國爭先恐后地實施經濟刺激政策。無論是發(fā)達國家,還是發(fā)展中國家,概莫能外。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提供的數(shù)據,截至2009年6月,20國集團成員為應對金融危機所承諾的各種經濟刺激措施,金額已經高達119萬億美元。正是由于如此大手筆的賬單,世界各國才買到了市場的信心,也買到了恢復經濟增長的時機。我們之所以能夠免于一場類似1929~1933年那樣的大衰退,經濟刺激政策要居首功。但是,如果在經濟恢復增長之后仍然維持非常規(guī)性的經濟刺激政策,可能會帶來資產價格泡沫和通貨膨脹,也可能會造成財政赤字的不斷惡化?!盃幎桑瑺幎?,驚起一灘鷗鷺”。世界各國如何退出經濟刺激政策,是未來世界經濟舞臺上最有看頭的戲。

經濟刺激政策退出的時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它的成敗。如果退出過早,則可能引發(fā)金融市場新的動蕩,使得經濟復蘇半途夭折。1933年全球經濟陷入大蕭條,20世紀90年代之后日本經濟墜入失去的10年,都是殷鑒。但如果退出過晚,則可能導致兩個問題:一是擴張性的貨幣政策導致流動性泛濫,可能推高資產價格和初級商品價格,甚至可能帶來全面的通貨膨脹。二是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可能導致發(fā)達國家債臺高筑,增加未來的償債壓力,且對長期經濟增長帶來損害。

究竟什么時候是退出的最佳時機?究竟采取什么樣的次序“撤退”?這取決于各國的國情。一些資源型國家,比如澳大利亞和挪威,已經采取了加息措施收緊貨幣政策。這主要是由于這些國家的經濟增長比預期的更加迅速,通貨膨脹開始抬頭。估計像新西蘭、加拿大這樣的資源型國家,在未來半年內實行加息政策的可能性更大。隨后,一些信貸增長速度太快、已經出現(xiàn)資產價格泡沫和通貨膨脹風險的新興市場國家可能也會選擇退出。但是歐美各國“敦刻爾克大撤退”的時刻似乎還沒有到來。盡管美國和歐元區(qū)已經出現(xiàn)了反彈,但強勁的經濟復蘇仍然杳無音信。首先,迄今為止,發(fā)達國家金融機構的去杠桿化進程尚未結束,很多金融機構仍然存在大量的虧損,一旦出現(xiàn)加息,將會導致金融機構現(xiàn)有資產的質量急劇惡化。其次,高失業(yè)率成為困擾各國的首要問題。美聯(lián)儲主席伯南克預計,在2010年年底前,美國失業(yè)率將維持在9%以上。如果就業(yè)形勢沒有實質性的改善,各國政府在退出刺激政策時必然顧慮重重。

但是,中國并不應該因此放松警惕。無論歐美國家退出過早還是過晚,都會引發(fā)國際金融市場的動蕩,而中國很可能是臺風的登陸點。目前,發(fā)達國家采取了前所未有的超低利率政策,大量的流動性蠢蠢欲動、蓄勢待發(fā)。如果中國加息太早,則大量套利資本會滾滾流入,推高股市和樓市,帶來資本市場的價格泡沫。但是,如果我們退出過晚,國內的流動性沒有及時收回,國內市場上的過剩資本同樣會流入資本市場,國外資本也會聞風而動,流入中國。而且,我們不能想當然地假定西方國家一定能成功地撤退。要警惕西方國家在退出經濟刺激政策時出現(xiàn)失敗或失控。從過去20多年的經驗來看,大部分新興市場爆發(fā)金融危機,都發(fā)生在美國的貨幣政策、匯率政策出現(xiàn)急劇調整的時候。對此,我們要做好充分的預案。

我們能夠做的,首先是建立阻擋外部沖擊的防火墻。一是可考慮加強資本管制,防止投機資本大進大出。當前還不是暢談資本賬戶自由化的時候,而是要未雨綢繆,把籬笆墻上能補的漏洞都補好。加強資本管制,不僅是要加強對資本流入的管制,還要加強對資本流出的管制。這是因為,從國際經驗來看,在放松資本流出的初期,往往會有更多的資本流入,因為投資資本考慮到撤退的合法通道已經打開,就會更加肆無忌憚地流入!二是可考慮增加匯率的靈活性,以換取貨幣政策的自主性。在國際資本無孔不入的情況下,一國往往會面臨匯率穩(wěn)定和貨幣政策自主性之間的兩難選擇。像香港這樣的小型開放經濟體,可以通過聯(lián)系匯率制度將港幣盯住美元,但其貨幣政策會不斷受到外部沖擊的影響。如果中國認為國內的經濟穩(wěn)定要比匯率穩(wěn)定更加重要,就應該放棄匯率穩(wěn)定的目標,讓匯率波動起來,變成一道緩沖外部沖擊的防波堤。

我們不應坐等發(fā)達國家退出之后才開始考慮中國的退出策略。中國的國情和發(fā)達國家并不一樣,我們的退出策略也應和歐美國家不同。中國的經濟刺激政策也包括積極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兩個方面,但我們的財政政策最需要擔心的問題不是財政赤字,而是財政投資的低效。如果世界經濟處于較長時期的低迷,中國要作好準備,繼續(xù)堅持積極的財政政策,但財政支出的投向應適度調整。要退出的是盲目新建、擴建鐵路、公路、港口等基礎設施,退出的資金應投向教育、衛(wèi)生、社會保障等公共產品。因此,我國財政政策退出的基本策略是結構上的調整。寬松的貨幣政策面臨的主要挑戰(zhàn)是資產價格泡沫和通貨膨脹預期。在通貨膨脹壓力并沒有正式顯現(xiàn)之前,我們的貨幣政策退出,應贏在提前出牌,精準點控。比如應采取措施遏制樓市的過快上漲,防范信貸擴張中出現(xiàn)的不良貸款,適度降低信貸增長的速度等。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