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對袁老師的贊美,實在是太多了,如有人總結(jié)他的評書有“漂、俏、帥、脆”的特點;有人用“語斷昆山分石玉,言傾滄海鑒魚龍”來評價他說的書;有人說得更直接:“聽袁先生的說書,真好似看一部電影,一場話劇。”
其實在演說傳統(tǒng)評書之前,袁老師就播講了大量“紅色評書”《烈火金剛》、《紅巖》、《赤膽忠心》、《林海雪原》、《暴風驟雨》等,像一些經(jīng)典段子如《許云峰赴宴》、《肖飛買藥》、《江姐上船》等,更是膾炙人口。
但在俺心目中,袁老師最偉大的作品則是《水泊梁山》及其續(xù)集《神州擂》。
當年俺聽《水泊梁山》,無比震撼。因為它的情節(jié)將施耐庵的《水滸傳》完全顛覆,偏又比《水滸傳》扣人心弦得多,跌宕起伏得多,傳奇得多,解氣得多。像小李廣花榮的三枝雁尾蛇鋒箭在《水滸傳》中是找不到的,但在袁闊成的評書《水泊梁山》中,絕對是最具傳奇色彩的一筆,竟牽扯到了后羿射日,一箭定江山。在金庸和梁羽生之前,他老人家已經(jīng)讓我們領略了武俠與江湖。
在俺看來,《水泊梁山》比《水滸傳》偉大在以下六個方面——
一,前者中的梁山好漢是人間的歡樂英雄,后者中的梁山好漢是陰陽界里的魔頭。
二,前者融合了武俠小說的若干因素,所以更江湖,更符合老百姓的審美需求,而后者基本上是符合朝廷的政治需求的。
三,前者著力塑造了一批出身市井的平民英雄,如矮腳虎王英、神算子蔣敬、摸著天杜遷等,每人有每人的本事,每人有每人的個性,特別是鼓上蚤時遷,從夜盜紫金八寶夜光壺開始,帶動了整部《水泊梁山》的情節(jié)發(fā)展,成為舉足輕重的人物。而這些人在后者中除了幾句開場詩之外基本上是沒什么戲份的,后者把篇幅全部獻給了優(yōu)良品種出身的王侯將相。盡管時遷盜了一次甲,戴敦邦還在他的一百零八幅繡像中將人家畫成了半個身子。
四,前者對梁山的對立面給予了足夠的尊重,像大名府的梁中書、祝家莊的祝朝奉、江湖四大怪杰等,也是個頂個的牛人。增加了對手的難度,才有征服的快感。后者中的反面角色幾乎千篇一律地成為梁山好漢成就功名的墊腳石,毫無特點,毫無閃光點。
五,前者將女人當人看,特別是對一丈青扈三娘和矮腳虎王英的愛情描寫,比后者要高明不知道多少倍(因為后者簡直沒有愛情可言,只是將扈三娘作為宋江兌現(xiàn)諾言的工具賞給了色鬼王英,分母為零,所以這個比數(shù)沒有意義)。中國好多文人不知道是吃過女人的虧還是受過女人的氣,做了許多混帳事,像施耐庵把扈三娘嫁給王英,許仲琳把鄧蟬玉這朵鮮花插給了土行孫這個孫子。娘的,要讓俺來寫,怎么著也應該是高大威猛的楊戩楊二哥,或是與陽光少年那吒來一段姐弟戀啊。
六,綜上所述,《水泊梁山》比《水滸傳》偉大。
袁闊成的書不僅沉穩(wěn)大氣,而且還很有趣,以下是俺整理出來的他說書中六塊比較有意思的碎片。
一,蔣干盜書一段,群英會上周瑜像老六一樣酒風浩蕩,其他人都替他擔心,袁闊成就來了一段書中暗表,說他們喝酒用的是轉(zhuǎn)心壺,可憐的蔣干喝的是烈性酒,而周都督喝的——“跟現(xiàn)在的麥乳精差不多”。
二,某酒樓上,幾個色鬼正要調(diào)戲一個賣唱的女子,忽聽得樓下傳來一聲斷喝:“住手!”然后就聽得樓梯響,一個人走上樓來。奇怪的是,此人的腳步聲并不像我們走路那么勻稱,而是忽快忽慢有高有低,細細一品,竟是《將軍令》的旋律。這位見義勇為的英雄便是矮腳虎王英,由于腿腳不利索,所以他走路都跟演奏民樂似的。
三,小霸王周通搶親,不花的和尚魯智深替美女頂缸。周通跟山賊兄弟喝完酒后直奔洞房,嘴里一邊叨逼叨,一邊色迷迷地往銷金帳里摸,這時,“從帳中突然飛出一只船來,將周通踢翻在地——那哪兒是船?。磕鞘囚敶笾巧畹囊恢荒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