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 遼沈戰(zhàn)役:高粱紅了(31)

解放戰(zhàn)爭(1948.10-1950.5 下) 作者:王樹增


林彪下達了錦州總攻令,總攻時間是十四日上午十一時。

此刻,塔山方向的四縱未讓近在咫尺的國民黨援軍前進一步,而從沈陽方向增援錦州的廖耀湘兵團仍在緩慢移動,林彪只需關注能否在最短的時間里拿下錦州城了。

東北野戰(zhàn)軍為總攻錦州準備的火炮數(shù)量,達到了前所未有的九百余門之多,其中重型山炮、野炮、榴彈炮和加農炮多達三百二十余門,而錦州國民黨守軍的火炮數(shù)量僅為七十門。東北野戰(zhàn)軍的炮兵把火炮推到距前沿僅數(shù)百米的射擊陣地上,炮口林立對準了錦州城內所有的防御目標。東北野戰(zhàn)軍還動用了裝甲部隊,這支一九四五年十二月成立的坦克大隊,已經(jīng)發(fā)展到三個營的規(guī)模,十五輛坦克被火車從北滿運到錦州前線,然后官兵們將坦克開過結著薄冰的大凌河,到達錦州北面二十公里處的集結地——在一次城市攻堅戰(zhàn)中,投入如此數(shù)量的火炮和坦克,這在東北野戰(zhàn)軍的作戰(zhàn)史中尚屬首次。

十月十四日,清晨時分,錦州城內的國民黨守軍首先開炮,掩護步兵向城西北二縱和三縱的陣地發(fā)動反擊,但是很快就被這兩個縱隊的火炮打了回去。這個小小的交火過后,城內城外一片寂靜。九時三十分,驚雷般的炮聲驟然響起,東北野戰(zhàn)軍的幾百門大炮一起將密集的炮彈暴雨般傾瀉在城墻上和城內守軍的防御目標上,國民黨守軍立即陷入巨大的混亂之中。錦州城的主要防御工事都集中在外圍,城內的工事大都尚未修筑完善,從城外逃回城里的官兵和原來負責城內防御的官兵擁擠在狹小的工事里,而這些工事根本無法承受東北野戰(zhàn)軍最大強度的炮火轟擊。盧浚泉的第六兵團炮兵團逃回城里后,擁擠在兵團司令部旁邊,這里根本沒有合適的炮兵觀察所,但炮兵們怕司令官把他們往城邊上趕,謊稱這里完全可以射擊,于是當城外的火炮轟擊開始后,他們奉命還擊時只能漫無目標地胡亂發(fā)射。東北野戰(zhàn)軍的炮彈落在范漢杰的指揮部里,他迅速轉移到地下室,但是,地下室的地窗玻璃已被震碎,幕僚們驚慌地到處躲避。外面的官兵跑進來,用沙袋把大門堵上。不一會兒,炮兵團的軍官跑來報告說:“炮兵陣地已被共軍的炮火破壞,我們已經(jīng)無力還擊?!薄稘h杰后來回憶道:“我到哪里,解放軍的炮兵即跟到哪里,好像完全了解我的位置一樣……我軍炮彈接濟不上,炮兵陣地已被解放軍的炮兵所控制,我軍發(fā)了幾顆炮彈之后,解放軍炮兵即集中火力向我軍炮兵陣地及步兵陣地猛烈轟擊,士兵在壕溝里動也不敢動。各部隊的電話因炮擊而中斷,伙食又是送不上去,傷員有時也救護不下來,陣亡的也不能及時埋葬。士氣的低落和苦悶是罕見的,城內已成黑暗的死胡同?!?/p>

預定的總攻時間是十一時,但是由于二縱和三縱在清晨反擊國民黨軍的時候,已經(jīng)乘勢進入到攻擊出發(fā)地,于是總攻在十時左右提前開始了。

九縱突擊分隊在炮火延伸的時候,撲到南面城墻的突破口。七十五團一連七班是尖刀班,第一名旗手倒下,又一名戰(zhàn)士舉起紅旗繼續(xù)沖擊;戰(zhàn)士又倒下了,班長羅恒斌再舉紅旗,三次負傷之后,他把紅旗插到了突破口的左側。與九縱并肩攻擊的七縱,先頭部隊是二十一師六十一團和二十師五十八團。十時二十五分,六十一團七連越過小凌河,六班一躍登城成功。五十八團突擊連還在炮火準備的時候就發(fā)動了沖擊,官兵們說:“寧愿讓自己的炮彈打死,也不愿讓敵人的炮彈打死?!睉?zhàn)士林鳴和舉著紅旗沖在前面,登上城墻后,他高舉著紅旗站在最高處猛烈搖擺,鼓勵戰(zhàn)友們登城。林鳴和立即成為守軍射擊的目標,在身中數(shù)彈之后,他手里的紅旗還在擺動,直到口吐鮮血一頭栽倒。八縱從城東突破,擔任突擊任務的是二十二師六十四團一營,在營長畢恩波和教導員喬治州的率領下,一營猛打猛沖,在距突破口百米之處遭到守軍的火力阻攔,畢恩波營長身負重傷。第二次組織突擊時,師配屬的各種火炮和機槍加大了掩護力度,一營終于突破成功,后續(xù)部隊蜂擁入城。三縱的正面城垣被炮火轟開了一處三十米寬的口子,十九團和二十三團的兩個突擊營沖過開闊地,迅速接近城墻。十九團一營一連一排戰(zhàn)士黃德福首先把紅旗插到突破口上,這面紅旗已被守軍的子彈打得滿是彈洞。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