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訓(xùn)
第一次軍訓(xùn)的時候,我讀小學(xué)。
學(xué)校突然下發(fā)文件,要全年級的孩子們都送往軍隊封閉性軍訓(xùn)一個星期,于是我們被幾輛旅游大客車集中起來,送到郊區(qū)一個巨大的軍營中,然后被教官沒收了所有帶來的隨身聽,磁帶,玩具,游戲機,課外書,零食……像是被打包集中販賣的小奴隸們一樣,兩手空空地扔進了巨大的集體生活熔爐中。
說起軍訓(xùn),就三件東西印象最深刻。吃,住,練。
吃
吃飯很艱苦,每日三餐都在塵土飛揚的操場上吃。負責(zé)值班的孩子和教官一起去打飯,半晌之后,我們就可以看到他們吃力地抬回兩個巨大的、冒著熱氣、同時也散發(fā)著古怪味道的食盆。一個盆里是米飯,一個盆里是菜。菜量很大,但質(zhì)量也很次,多半是些土豆茄子之類,幾乎沒有葷腥。調(diào)味比學(xué)校食堂還要銷魂,以至于有一次我們居然吃到西紅柿炒雞蛋的時候,大家表現(xiàn)得很是瘋狂,差點把盆都一起吃了。
端來的飯和菜被分到幾個稍微小一點的盆子里,幾個同學(xué)分一盆,大家都圍坐在盆子旁邊的操場地上,手里拿著裝著白飯的飯盒。吃菜的時候下手一定要快,慢一步很可能就有餓肚子的危險,活像一群小叫花子。
吃飯前要唱歌,唱軍歌。從一二三四是首歌,到祖國啊母親,到長城長,到咱當(dāng)兵的人。每到飯點,軍營里歌聲響徹云霄,我們也在教官們的帶領(lǐng)下,練就了能把不管多么柔情似水的歌曲都唱得像獅子吼的功夫。
住
住宿很艱苦,全班五十個同學(xué),男生住一大間,女生住一大間,巨大的通鋪,床板很硬,被褥都很硬,也很重。我們一度懷疑蓋在身上的那玩意兒究竟是棉花做的還是水銀灌的?
晚上蚊子不是一般的多,我們個個被咬得慘兮兮,第二天伸手出去,一排小手,每只都青一塊紅一塊。
第一天睡大通鋪,熄燈以后,大家解了辮子換了衣服上床,最開始都老老實實好像在睡覺,過了一會兒,一個孩子小聲問:你們都睡著了嗎?立刻全體破功。我們這一代多半是獨生子女,在家里也早早就有了自己的房間,像這樣和十幾二十個小朋友睡一張床幾乎是人生頭一次。大家都太興奮了,一個個披著衣服坐起來,聊天,說明星,侃電視劇,甚至還講鬼故事。有個同學(xué)貢獻出了在教官掃蕩中僥幸存活下來的一袋餅干。于是黑燈瞎火的半夜里,一屋子小丫頭片子,披散著頭發(fā)坐在大通鋪上,一邊啃餅干一邊聊天吹牛……
女生宿舍的好處就在這兒,大半夜的教官也不能輕易闖過來,我們聊得很盡興。后來據(jù)說男生那邊半夜的臥談會是被查房的教官制止的,還被狠狠罵了一頓。
臥談的結(jié)果是第二天起不來床,起床號吹了N次,我們還賴著。憤怒的教官忍無可忍之下找到了我們的班主任,這才把我們從被窩里揪起來,班主任扶了這個扶那個,給這個套上衣服再去給那個綁鞋帶。其實那時候,老師是有點像媽媽的。
等我們終于穿好衣服亂七八糟地趕到操場集合的時候,早就過了早飯時間,被教官好一通罵,還被罰著跑了步。大家一邊跑步一邊小聲交流昨天晚上的臥談。
后來教官教我們怎么把被子疊成豆腐塊,大家為這個詛咒了教官很久。幸好同學(xué)里有幾個心靈手巧的,后來我們二十多個女孩的被子幾乎都是她們包辦的。
軍訓(xùn)結(jié)束的時候搞過一個內(nèi)務(wù)比賽,我們班就派出那幾個心靈手巧的妹妹,還拿了個第二名回來,于是我們這群爪子笨的孩子,也很不要臉地跟著覺得臉上很有光。
練
訓(xùn)練當(dāng)然是最艱苦的。站軍姿,走正步,軍體拳,還有所謂的拉練。
站軍姿看上去最不起眼,其實最折磨人,大太陽底下一站一個小時不能動一下,身形要直,脊梁要挺,收腹挺胸提臀雙手并攏壓在褲線上,流汗不能擦,最害怕汗流進眼睛里。我們那時候都覺得這不是訓(xùn)練,而是活生生的虐待。
走正步很瑣碎,連腳具體抬幾公分高都有限制,還要腳間繃直手舉平。也不是個清閑的差事。
軍體拳最喜感,我們經(jīng)常練著練著就笑場了。有個很可愛的同學(xué)說:遇到壞人如果擺出軍體拳的架子,估計壞人會跑到廁所去偷笑吧……然后我們就被教官罵了。還記得拳法里有一招,兩腳成弓字步,兩手前伸,手腕相接,手掌打開。就像是武俠電視劇里??吹降拇髠b們噴發(fā)內(nèi)功的姿勢。那時候我們都用這姿勢打蚊子,然后就又被教官罵了。
拉練這個東西,比較詭異。從入住軍營的第一天,就有要進行夜間拉練的傳聞。后來學(xué)會了打背包,這個傳聞就越發(fā)轟轟烈烈。傳說,半夜會突然吹號,大家要馬上起床穿衣服打背包然后到操場集合。哪個班慢了要扣分。于是很有集體榮譽感的我們很是為此憂心忡忡,我們先后想過輪流值班,訂鬧鐘等各種計劃,最后甚至每天睡覺前就把被子打成背包,抱在懷里睡。
一個星期以后,軍訓(xùn)結(jié)束了。結(jié)束的前一天晚上軍營給我們開了一個聯(lián)歡會。在操場上點了巨大的一堆火,大家圍著火坐著,我們要出節(jié)目,教官們也要出節(jié)目。說真的,那還是一個星期里我們第一次看到教官們笑,竟然笑起來也都挺可愛的。我們那個活像魔鬼的教官竟然還會彈吉他,他自彈自唱了一首歌,于是在女生心目中的形象就瞬間得到了升華……
第二天,學(xué)校的車來接,上車前教官來送我們。很不可思議,居然全班同學(xué)都哭了,女生哭得尤其厲害。車子開出去了好久,女生們還抱在一起擦眼淚,有個女孩子抽抽噎噎地說她想回去。老師很無奈地摟著我們說:受不了的也是你們,現(xiàn)在不想走的也是你們。我們終于慢慢平靜了下來。
人生里的第一次軍訓(xùn)就這樣結(jié)束了,每個孩子都黑了不少瘦了不少,我還留下了一顆在軍營操場上撿到的石頭做紀念。
中學(xué)以后,又軍訓(xùn)過一次,依舊是這樣,去的時候嫌苦,回來的時候舍不得,但是那舍不得的程度,終究比小學(xué)時淺了很多。那些曾經(jīng)第一次睡通鋪的興奮和第一次軍訓(xùn)的新鮮感,也沒有那么鮮明了。
鼓號隊
加入鼓號隊時我讀小學(xué)二年級。
最開始我被分配的是打小鼓,小鼓掛在腰上,手里拿兩根鼓棒來敲,至今記得老師教我們的敲擊節(jié)奏--咚/噠啦,咚/噠啦,咚/咚/噠啦噠啦……每次我們敲到“咚”一聲的時候,大鼓就同時敲響,相當(dāng)震耳欲聾。我打小鼓的時間不久,就被換去打了小镲,之后又不久,又被換去打了大镲,再之后被換去指揮,但是因為太笨,打死也玩不轉(zhuǎn)指揮棒,最后又光榮退回了大镲的工作崗位。在一個小小的鼓號隊里上下起伏這么多次,我的文藝生涯也算豐富多彩了。
鼓號隊的基本組成結(jié)構(gòu),大概是大鼓、小鼓、大镲、小镲,還有小號。其他的樂器都是男生女生各半,只有小號的位置上,只有男生沒有女生。
說起來,如果硬要我給鼓號隊下一個定義,我會覺得那是一個相對不那么令人發(fā)指的,對重要客人表達敬意和歡迎的隊伍。不可否認,比起之前那種小朋友們列隊站在兩邊,揮舞著花束大喊“歡迎歡迎,熱烈歡迎”的場面來講,鼓號隊真的是相當(dāng)先進文明。
但我從小到大唯一不理解的就是,難道那些尊貴的客人,來賓,真的不覺得鼓號隊演奏的音樂,很難聽嗎?
扯遠了。拉回來。
鼓號隊里,吹小號的全都是男生。還記得發(fā)號的那一天,是不折不扣的災(zāi)難日。那一天之后,我?guī)缀踅K生都對小號這種樂器蒙上了陰影--所有號隊的男生都臉紅脖子粗地想要把手里的那只號吹出聲音來。大部分都失敗了,而成功的那幾個,發(fā)出了仿佛什么動物被門擠了的嚎叫聲,當(dāng)那聲音此起彼伏地響徹教室,場面慘烈異常。
幸好,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訓(xùn)練和學(xué)習(xí),大家都漸漸掌握了屬于自己的樂器竅門,小號也搖身一躍從最難聽的樂器變成了最好聽的。
那段時間正是港臺電視劇在內(nèi)地?zé)岵サ臅r候,于是常常有號隊的男生在休息時,煞有介事地坐在操場的臺子上,吹著影視歌曲。甚至還曾經(jīng)有人吹奏過“我和春天有個約會”,搖頭晃腦儼然手里的樂器不是小號而是薩克斯。
當(dāng)我們對樂器越發(fā)熟悉以后,我們也為它們找到了各種各樣的用途,比如說小鼓的鼓棒可以用來做武器,小號可以用來做蓋子,最有趣的是大镲,新白娘子傳奇熱播的那一段時間,所有打大镲的同學(xué)都在樂此不疲地COS金鈸法王。其實還真別說,直到今天我都有點懷疑,法王手里的那個法器,該不會真就是從某個鼓號隊里收來的吧?
鼓號隊的表演任務(wù),無非就是迎接一些來校參觀檢查的領(lǐng)導(dǎo),或者校慶和運動會的時候,大家鑼鼓喧天一陣子,很是無聊。
后來讓我們稍微有點興奮的是鼓號隊有了屬于自己的服裝,女生是白衣服白裙子,男生是白衣服白褲子,還有一件小馬甲。指揮除了一身純白之外,另外有一件大紅色的斗篷,連指揮棒也被武裝起來,頂端加上了一顆五角星,配上了金色的穗子,一晃動起來穗子也跟著晃動,煞是好看。
加入鼓號隊的好處是有時候可以逃避一些自己討厭的課,比如上數(shù)學(xué)課時如果喇叭里傳來鼓號隊集合的消息,我們都是歡欣鼓舞的,當(dāng)然如果是體育課,那我們就虧了。
再有就是多了一些假期里,放學(xué)后,和同學(xué)們相處的機會,至今記得教室里二三十個孩子各據(jù)山頭,有的站在窗邊,有的坐在桌子上,打小鼓的拿著鼓棒在玩,吹小號的在吹奏流行歌曲,那個場面,其實也挺好的。
小學(xué)畢業(yè)典禮的那天,是我作為鼓號隊員的最后一次表演,我們列隊站在主席臺側(cè)面,氣宇軒昂地演奏著運動員進行曲。服裝整潔,陽光燦爛,前途美好。典禮結(jié)束以后,我們就把服裝和樂器都還給了學(xué)校,我站在樂器庫的門口看老師忙碌的樣子,想起多年前也是在那里,也是老師忙碌著把樂器發(fā)給我們。心里突然有說不出的傷感,和幾分莫名其妙的凄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