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會
秋風送爽,丹桂飄香。在這個金秋的九月,我校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運動會……
看,正向我們迎面走來的是高××班的同學,在運動員進行曲的旋律中,他們邁著穩(wěn)健的步伐,喊著嘹亮的口號,通過了主席臺,向我們展示著良好的精神風貌。在今天的賽場上,他們將以矯健的英姿盡情揮灑青春的汗水,本著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宗旨,向更快、更高、更強的體育精神挑戰(zhàn)……
校長宣布:本屆運動會正式開始,體育場頓時變成了歡樂的海洋……
對,這就是每一屆運動會開始的時候,我們都要聽到的開場詞。
對校運動會的最早回憶,可以追溯到小學。每年的九月份,學校會選一天包下附近的大型體育場館,舉辦校運動會。
中學以后,此風愈演愈烈,終于校運動會變成了每個學校每一年都要舉辦的盛事。
校運會的比賽項目十分齊全。什么短跑、長跑、跳高、跳遠、競走、接力、投擲、鉛球……樣樣都有。每個班都要派出一定人數(shù)的運動員來參加,如果湊不夠人數(shù)的話,實在是十分沒面子的一件事。
運動會的報名工作,一貫都是由體育課代表以及體育委員負責。于是每年到運動會前,就看見這倆倒霉孩子愁眉苦臉地拿著一大堆報名表挨著個兒動員同學們。像什么短跑啊跳遠啊之類的項目倒還好說,最為難的就是長跑。小學時最長也就到四百米,中學以后不光有四百米,還有八百米,一千米,甚至一千五米,都是跑下來能要人命的事兒,自然沒人愿意受這份罪,于是體育課代表和體育委員就滿世界求爺爺告奶奶,軟硬兼施恩威并用,直到他們拉來足夠的參賽選手。
入場式
運動員湊夠了,就開始湊入場式隊伍。全班五十幾個同學撥拉來撥拉去,挑出二十來個。要求多多--要個子差不多的,不戴眼鏡的,不能太胖或者太瘦的,如果可能的話,打頭一排的,最好女生個個漂亮,男生個個精神。最要命的是每年的入場式都要穿不同的衣服。具體穿什么一般由班主任老師決定,這時候,由女班主任帶領(lǐng)的班級,就極其鮮明地體現(xiàn)出他們的優(yōu)越性來。
因為女班主任率領(lǐng)的班級,就算穿得不怎么帥,但也絕對不至于怎么雷,最多也就是白襯衫 藍褲子 白球鞋,一個“土”字也就頂破了天。而由男班主任率領(lǐng)的集體往往就沒有這么幸運了。那個時代男老師們那驚天動地的審美,神鬼莫測的品位,實在令人至今難忘。
運動員和入場式隊伍都湊夠了,就要開始練習了。距離運動會還有半個月,每天早晨,參與了運動項目和入場式的同學們,就都要集體提前一個小時到校。那邊廂運動員們抻腿的抻腿,壓胳膊的壓胳膊,這邊廂入場隊伍在老師的帶領(lǐng)下開始列隊,前進,走正步,喊口號。
猶記得那時最常見最通用的口號是:“一--二--三--四--一二三--四!”“鍛--煉--身體,保--衛(wèi)--祖國”之類。
幾乎所有班級的同學們都在操場的各個角落里進行著練習,于是口號聲便是此起彼伏,在灰蒙蒙的晨霧中,驚起飛鳥無數(shù)。
標語
運動會的那一天,運動場已經(jīng)早早被老師們布置得煥然一新,主席臺上鮮花彩球,看臺上標語橫陳。
每個班打出的標語也是一大看點,從標語上就能明顯看出不同年級同學的區(qū)別。一年級新生的標語最樸素,無非是“友誼第一,比賽第二”這些老生常談。從二年級開始,就能明顯感覺出孩子們老練了,也有個性了。
到了畢業(yè)班,大家早就有了固定的對手,標語也是摽著膀子來,你是“賽場爭先”,我就是“勇者無敵”,你是“行俠仗義”,我就是“仗劍江湖”,最絕的是有一次,有兩個從高一一直掐到高三的班級,一個打出了“笑傲江湖”,另一個打出了“東方不敗”。
運動會開幕,最先開始的自然是入場式。這時體育場的喇叭里就會飄出撕云裂帛中略帶甜美的女聲解說:丹桂飄香,金風送爽,我校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運動會??催@賽場被布置得花團錦簇,旗幟飛揚,看同學們正以一張張飽滿的笑臉盡情展示著他們的青春……
校長宣布運動會開始,早就嚴陣以待又被老師訓話過無數(shù)次的隊伍一一入場。走到主席臺前要走正步,臉扭向主席臺方向,高喊口號。校領(lǐng)導輕輕招手,微笑不語,我們心里悲憤交集。
開幕式結(jié)束,入場隊伍里的孩子們以光速沖回自己班的看臺,有些愛美的女生早就帶來了替換的衣服,急急忙忙拉著小伙伴陪自己去廁所換裝。再回來已經(jīng)是花紅柳綠。
接下來就是重頭戲--比賽。運動員們早早換了運動服和跑鞋,在前胸后背都貼上自己的班級和運動員編號,去賽場各處就位??磁_上的群眾們開始吃吃喝喝看書打撲克打醬由,老師們竄來竄去點算人頭,催促要進行比賽的小運動員,拎著裝滿飲料零食巧克力的補給袋滿場飛奔。
投稿
比賽正式開始之后,不光要看,還得寫稿投稿。每當有稿件投到主席臺,那曾經(jīng)朗誦過“丹桂飄香金風送爽”的女聲,就將再度響起。飽含熱情地朗誦著我們的稿件。
第一次參加運動會的時候,大家寫稿的熱情十分之高。到后來參加得多了,大家也油滑了,便把前幾年寫慣的那一套掐頭去尾重寫,然后再投一稿。反正都過了一年了,誰還記得住呢?
最常見的稿件內(nèi)容有三種。
一種是抒情散文類,例如:隨著一聲槍響,運動員們都像矯健的駿馬一樣飛奔出去,我不能在賽場上和你們并肩作戰(zhàn),但我在這里為你們加油歡呼。
一種是抒情現(xiàn)代詩類。多用排比句和形容詞。例如“在這金風送爽的九月,我們迎來了歡樂的高潮。啊,那矯健的運動員們啊,你們的身影是怎樣的高大,你們的臉龐是怎樣的飽滿,你們揮灑了多少汗水,你們帶來了多少的榮耀”……
偶爾也會出現(xiàn)一兩首,每首四句或八句,每句七個字,我們當時稱之為詩,現(xiàn)在回想起來卻恨不得一頭撞死自己的東西。
例如:百米跑道青青草,奪冠小將志氣高,古來英雄都過去,要數(shù)風流看今朝……
當年寫出這些東西時,個個都覺得自己可有文采了,而現(xiàn)在回想起來,就像回想起當年的小學作文必殺金句一樣,又是笑,又是淚。
比賽
所有比賽里,最贏得關(guān)注的是接力賽,小學時是4×100,中學以后有了4×200甚至4×400。一般來說,一組接力的四個人,最快的跑最后一棒,第二快的跑第一棒,中間兩棒相對弱一些。接棒是關(guān)鍵之中的關(guān)鍵,拿著棒的孩子拼命往前伸,等著接棒的孩子已經(jīng)慢慢開始起跑,怎么能抓棒抓得穩(wěn),怎么不會掉棒,早就提前訓練了幾百次,可真到了賽場上,偏偏每次都有掉棒的。掉棒的孩子在滿場的嘆息聲中撿起接力棒,帶著一臉馬上就要哭出來的表情咬著牙狠命向前沖。
接力的時候最能體現(xiàn)出看臺上觀眾們的集體榮譽感,每個班都恨不得自己是全場叫得最大聲的那一個方陣,大家放開了嗓子鬼哭狼嚎。等這一輪比賽結(jié)束了,或者參加比賽的運動員們已經(jīng)跑過了看臺,大家再繼續(xù)坐下來,看書的看書打游戲的打游戲玩牌的玩牌,恢復一派悠閑景致。
頒獎
當所有運動項目都結(jié)束之后,就是發(fā)獎儀式,獲獎的小朋友站上領(lǐng)獎臺,領(lǐng)取獎品和獎狀。獎品是一些文具,獎狀就是印著大紅圖案的那一種,由老師手寫上某某班,某某同學,榮獲幾等獎。
最后的重頭戲是班級評獎,最佳入場式,最佳標語,最佳集體精神等。
再然后運動會就結(jié)束了,大家依看臺秩序離開,走之前要把自己制造出來的垃圾收拾干凈。
參加比賽獲了獎的同學抱著獎品志得意滿,沒獲獎的同學有點垂頭喪氣,這時候班主任老師總是很和藹地來摸摸他們的腦袋,安慰他們,并且把剩下的用班費買來的巧克力飲料什么的分給他們。不參加比賽的純粹來觀光的小朋友打了一天的游戲,看了一天的書,聊了一天的天,過足了癮,看上去興高采烈。
總是記得,那個時候,天色有一點蒙蒙的,還沒有黑天,但是陽光已經(jīng)不再劇烈。體育場突然變得很空曠很溫柔,看臺上有沒被大家撿干凈的垃圾隨風晃蕩。走出體育館的時候迎面能看見又圓又紅的太陽,就要落山的樣子。我們稀稀拉拉地從體育館里一路說笑著走到大街,街上車水馬龍,已經(jīng)是下班的高峰時間。公共汽車開來開去,喇叭一聲一聲,自行車流肩擦肩地從我們面前騎過。我們身上的汗被風一吹都干了,又有點溫溫的冷?;ㄥX到體育場外的小攤上買個冰棍或者飲料,然后一起回家……
鴿子開始在城市的上空飛,家屬樓里開始有飯菜的溫暖的香。
于是對小時候校園運動會的最后印象,總是很幸福地定格在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