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得機而動”,就能成為博弈強者(4)

素書博弈學 作者:(秦)黃石公


太宗很驚訝地問:“你這么說有什么根據(jù)嗎?”魏征答道:“陛下剛登基時,判決元律師死刑,孫伏伽進諫言,認為依法不應判他死罪,陛下將原來蘭陵公主的花園賞給他,價值有一百萬錢。有人說:‘賞賜太厚了。’陛下回答:‘我即位以后,還沒有人進諫,所以要重賞他?!@便是陛下誘導臣子進諫。后來柳雄對在隋朝所任官職信口開河,被有關部門知道后,彈劾他作假,判決他死罪,戴胄上奏認為,柳雄所犯的罪只夠判他流放,為此他接連上奏四五次,陛下才予以赦免,并告訴戴胄:‘如果都像你這么認真遵守法律,國家就不用擔心會濫用刑罰了。’這就是高興地納諫。近來,皇甫德參上書,認為‘修建洛陽宮,使百姓受苦;征收地租,是加重賦積;世人喜歡梳高髻,是受到宮里的影響’,陛下大怒,說:‘要國家不役使一個男丁,不征收任何賦稅,宮女都沒有頭發(fā),他才滿意?!籍敃r上奏:‘上書言事,言辭不尖銳就無法打動君主,一旦言辭尖銳就與誹謗接近。’雖然陛下當時聽了我的話,賜給皇甫德參絲帛,并不再追究皇甫德參的罪過,但心里始終憤憤不平。這就是勉強接受進諫了?!碧谶@才醒悟,說:“不是你,誰能講出這樣的話。人苦于不能自己了解自己??!”

有一天,大宴群臣時,太宗說:“貞觀以前,跟著我平定天下,四處奔波,是房玄齡的功績。貞觀以后,進獻忠言,糾正我的過失,為國家尋求長遠利益,魏征的功勞最大。即使是古代的名臣,也比不上他們!”太宗親自解下佩刀,賞賜給他們兩人。太宗曾經(jīng)問群臣:“魏征和諸葛亮哪一個賢能?”岑文本說:“諸葛亮兼有將軍和宰相的才能,不是魏征可以比的?!碧谡f道:“魏征親身履行仁義,以此輔佐我,想使我成為堯、舜那樣的圣君,即使是諸葛亮也比不上他?!碑敃r上書的人很多,有的不符合實際情況,太宗有點厭煩,想加以駁斥,魏征進諫:“古代專門設立榜木,以了解自己的過失。密封上書,大概就是榜木的遺意吧!陛下想了解施政的得失,就應當讓他們暢所欲言。說得對,對國家有利;說得不對,也無損于朝廷政事。”太宗聽后很高興,對上書的人全都加以慰問并送他們離去。

平定高昌后,太宗在兩儀殿大宴群臣,嘆息道:“如果高昌國王自己不喪失德行,國家哪能滅亡!但我也要告誡自己,不要因為小人進言而非議君子,大概國家就能安定了!”魏征說:“過去齊桓公與管仲、鮑叔牙、寧戚四個人一起飲酒,齊桓公問鮑叔牙:‘為什么不站起來給我祝酒?’鮑叔牙捧著杯子站起來說:‘希望您不要忘記以前在莒國逃亡的日子,希望管仲不要忘了被囚禁在魯國的日子,愿寧戚不要忘了在車下喂牛的日子?!R桓公離開座位,向鮑叔牙致謝道:‘我與兩位大夫要是能不忘記的話,國家就不會有危險了!’”太宗說:“我不敢忘記自己只是一個平民的日子,您也不能忘記鮑叔牙的為人。”

太宗派使臣去西域冊立西突厥葉護可汗,使臣還沒回來,太宗又派使者攜帶著金銀、布帛前往西域各國買馬。魏征勸諫道:“現(xiàn)在冊立可汗一事還沒確定下來,就派人去各國買馬,他們一定會認為陛下的目的是買馬,而不是冊立可汗。可汗即使被冊立,也不會感激陛下的恩德。各個屬國知道此事后,就會認為中國重利輕義,馬不一定買得到就先喪失了大義。過去魏文帝想求購西域的大珠,蘇則認為如果皇恩遍及四海,那么寶物就會不求自來,求購來的東西,不值得珍惜。陛下能不怕像蘇則這樣的議論嗎?”太宗于是停止派人去西域買馬。此后不久,尚書右仆射一職空缺,太宗想用魏征,魏征推辭,沒有擔任這一職務。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