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就有了那樣一種說法:“我們老了,學不動了?!?/p>
“老”無疑會削弱一個人的能力,這其中自然包括學習能力??墒牵挥卸畾q的我們完全還沒有資格言老。我們還有精力一天十幾次上開心網(wǎng)偷菜,我們還有體力一整天逛街不嫌累,這樣的我們,如何能以“老”來推托?
當然,有些人的心態(tài)可能真的變老了,但這種“老”,也許只是因為,他們的生活中不再有學習的位置。換句話說,并不是“老”讓人們學不動,而是遠離學習讓人們迅速變老。想想也是,失去了好奇心、理解力、記憶力、分析力,一個人怎能不老?!
這很可怕,好在補救起來很方便。我們只要重新開始學習,就能彌補我們此前停止學習所造成的損失,讓我們在很短的時間里再一次的耳聰目明、青春勃發(fā)。根據(jù)潛力論的理論,一個人只要每天花上十分鐘時間來鍛煉自己的頭腦,那兩個星期之后,智力會明顯的有所上升;而如果不鍛煉,只要一個星期的時間,一個人智力會明顯有所下降。
所以,我們要做的很簡單,就是重新開始學習。
向教育要能力,要精神與自由
正如上文所指出的,從大學開始的,我們中的許多人不再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這當中的主要責任,當然在于大學,對此教育部的官員們實在應該深刻檢討、認真反思。不過眼下,在我們還沒辦法讓官員們出臺具體政策,也沒有能力阻止大學老師瘋狂“扒分”的眼下,我們所能做的,只是管好自己。
如何管好自己?就是修正那種把大學當幼兒園的心態(tài),把大學當成人生“瘋狂學習”的關(guān)鍵階段。在宿舍前的草坪上彈吉他看星星,這樣的生活當然很美妙;但如果在教室看了三小時的書再看星星,相信我,你的幸福感和輕松感會更加無與倫比。如果說,看書是在追求掌握一門知識本領(lǐng)的話,那么,看星星,則是在培養(yǎng)自己的審美,培養(yǎng)自由的精神,以及對自己所處之世界乃至宇宙之愛。
2007年5月14日,溫家寶總理就在同濟大學建筑城規(guī)學院鐘廳向師生們作了一個即席演講,其中就講道:一個民族有一些關(guān)注天空的人,他們才有希望;一個民族只是關(guān)心腳下的事情,那是沒有未來的。我們的民族是大有希望的民族!我希望同學們經(jīng)常地仰望天空,學會做人,學會思考,學會知識和技能,做一個關(guān)心世界和國家命運的人。
現(xiàn)在工作難找,很多大學畢業(yè)生在抱怨:千軍萬馬殺進大學,結(jié)果一點用都沒有!說這些話的人們,我其實很想真誠地詢問一句:“你在大學,主要都干了些什么?”
現(xiàn)實的狀況是,現(xiàn)在的大學生,以懶散的居多;而懶散的大學生中,又以男生為多。許多男生的大學生活是這樣的:無論八、九、十點,務(wù)必睡到自然醒;課表上無論怎么安排,一天最多上三節(jié)課;盡管一天到晚睡眼惺忪,但去網(wǎng)吧打游戲經(jīng)常一打一個通宵;實在不濟的日子,也要跟兄弟們在宿舍里打牌,或是用電腦看看A片。等到宿舍熄燈停電,“臥談會”便隆重登場,月光、香煙和女人。青春,便在電腦屏幕有點刺眼的光芒中、在A片與拖拉機的縫隙中、在對同系女生七嘴八舌的討論中,平滑地流過。
相對而言,女生要比男生用功得多。大學女生的上課出勤率不會太低,而且上課都會做點筆記,往往在大一大二時就通過了英語的四六級,閑暇的時候還會泡泡圖書館--一個長發(fā)細腰白衣藍裙的年輕女孩夾著幾本書走在林蔭道上,是幾十年都不變的大學最美風景。大學女生的學習問題往往在于,她們的學習面比較窄,除了英語計算機之外,幾乎完全局限在自己的專業(yè)學科上,而且只求考試高分,不求學以致用。如此方針,雖然對學分有好處,但不利于她們?nèi)蘸蟮拈L遠發(fā)展;婆婆媽媽的瑣碎和局限,此時已現(xiàn)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