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孔子開始算起我是75代,幼年開始就在孔家的嚴格教育環(huán)境中長大。我四歲時開始讀《論語》,由祖父孔慶功給我講授。生在孔家如果沒有學問被認為是不忠不孝、大逆不道的。
所以我的兄弟姊妹們都是從四歲在私塾學習,教室就在庭院的西房。每天早晨起床后,祖母照顧我們漱口、洗臉,結束后馬上去教室“早習”,學習到8點半再吃早飯,早餐后繼續(xù)學習到中午,午飯后再返回教室繼續(xù)學習,下午五六點鐘吃晚飯。如果是冬天完餐后還要“夜學”,夏天就不用了。
教師正面的正中央供奉著孔子的像,學習一開始我們先要面對排位行禮,然后再向祖父行禮,隨后才開始一天的學習。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祖父全部讀了一遍之后,再斷句讓我復述,他幾乎不做解釋,只是讓我們復述、背誦,不僅能從頭背到尾,還可以倒過來一句一句地背誦,盡管書中內容的意思我們一點也不明白。
“現(xiàn)在就是要背誦,不明白也沒關系,以后反復學習,再反復讀‘四書五經’,將來一定有用處。”祖父的話我一直銘記著。
祖父是一個親身實踐“吾日三省吾身”的人,也讓我們照著他的樣子學習。我甚至還在夢中見到了孔子。
除了學習“四書五經”(《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加上《詩經》、《禮記》、《書經》、《易經》、《春秋》)的課程外,還有歷史和地理,除學習這些課程外,我們每天還必須用大量的時間做習字練習。
在孔家是非常重視書法的,學習書法是傳統(tǒng)的課目,客人來訪時,要在大桌子上擺上文房四寶(筆、墨、紙、硯),必須寫上幾個字讓客人看看,這成了招待客人時不可或缺的禮節(jié)。進入學校以后私塾的功課還要繼續(xù),我家的私塾持續(xù)到196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