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下一代將比我們賺得多(4)

向左走,向右走:美利堅的未來之路 作者:(美)馬特·米勒


18世紀晚期至19世紀早期,兩股巨大的力量創(chuàng)造了美國經(jīng)濟獨一無二的快速發(fā)展,并實現(xiàn)了美國人生活的世代改善。我們可以稱其為社會學的“大爆炸”,在這一過程中兩個因素至關重要:美國的建立和工業(yè)革命的到來。

首先看一下美國獨立所帶來的影響。新共和國實行人人平等的政策,秉持機會平等的道德觀,這一切共同成就了獨特的美國。當然,以今天的眼光來看,當時將很多階層(包括非洲裔美國人等)都排除在新共和國的美好愿景之外是十分可恥的。但是“人人生而平等,享有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剝奪的權利”.在美國的踐行卻有著不可低估的突破性意義。盡管亞歷西斯·德·托克維爾亞歷西斯·德·托克維爾(Alexis.de.Tocqueville,1805—1859),法國政治思想家和歷史學家。代表作為《論美國的民主》和《舊制度與大革命》。他在這兩本書里探討了西方社會中民主、平等與自由之間的關系,并檢視平等觀念的崛起在個人與社會之間產(chǎn)生的摩擦?!g者注...知道在新誕生的美國也存在財富和地位的差異,但他在19世紀30年代根據(jù)自己親身經(jīng)歷所撰寫的著作中寫道:“美國不要求出身低賤的人承認自己的低賤,他們也不需向上層人卑躬屈膝?!蓖锌司S爾還捕捉到了美國的經(jīng)濟形勢,并在書中寫道:“普通美國人似乎都因為‘可預見的成功’而神采奕奕?!?/p>

總而言之,過去在美國充滿了向上的社會流動性,可以使人全力以赴、盡情發(fā)揮,以出生時的狀態(tài)為起點達到力所能及的最高極限。這也有助于解釋實行大眾化教育制度的美國在建國后不久就獨領世界風騷的原因。美國人的道德觀念也能反映出他們對上進的狂熱。與歐洲貴族及神職人員不同,美國人把努力工作和經(jīng)濟野心視為正當追求,而不是庸俗和邪惡。這與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馬克斯·韋伯(Max.Weber,1864—1920),德國政治經(jīng)濟學家和社會學家?,F(xiàn)代社會學和公共行政學的重要創(chuàng)始人之一。《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是其代表作之一,他在這本書中提出了一個知名的論點:清教徒的思想影響了資本主義的發(fā)展?!g者注..對“新教倫理”促進美國資本主義崛起的精辟解釋不謀而合。本杰明·富蘭克林是這種向上精神的杰出代表,他是白手起家的出版商、政治家、科學家、外交家,他在《窮查理年鑒》中關于工作、勤儉、節(jié)約的箴言風靡美國。第16屆總統(tǒng)亞伯拉罕·林肯則是這種民族精神最崇高、最持久的象征。

林肯時代的經(jīng)濟

林肯把經(jīng)濟進步的理念永遠烙在了美國的國家精神中。林肯深知,一個出生于小木屋的砍柴人能夠靠自學入主白宮的事實說明美國必有驚人之處。1864年在返回俄亥俄州的路上,林肯對戰(zhàn)士們說:“世界上沒有哪個政府像美國這樣熱衷于自由和平等。我們當中最卑微、最貧窮的人都能被推舉到享有最高榮光的地位。今天我能入主白宮,你們也有機會像我的父親那樣把自己的孩子送進白宮。”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