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妮弗是個對大小事情都很緊張的人,公司派她出差,她再三核實車票、出租車、旅館,臨走前自己還要專門跑一趟機場“演習”。
裁員計劃確定后的第二天,我連續(xù)盯著計算機屏幕很長時間,把部門里每個職工的年度、季度總結文件調(diào)出來,并制作成表格,分門別類按照能力、資歷、業(yè)績、人際關系排列。年度工作評語和總結評分是公開的,是職工提職、提薪的依據(jù)。評分劃為五個檔次,讓我想起以往讀小學時得到的“5分”、“4分”。按照美國公司的規(guī)矩,五個等級界限分明:5分--表現(xiàn)優(yōu)異,4分--超過期望,3分--達到期望,2分--達到最低要求,1分--沒有達到最低要求。3分是基本及格,而2分就是亮紅燈了。被評為2分以下的職工,等于拿了黃牌警告。有自知之明人,這個時候要么忙著尋找出路,要么痛改前非、努力工作。公司方面,發(fā)出這樣的警告后,要給職工半年時間,讓他們有悔改和修正的機會。
我的鼠標移到“總評分”欄目,輕輕敲了一下,先后順序就像水波一樣自動排列出來。2分以下的人名,列在最后面。這些人名,平時看起來就是幾個普通的英文字母,但現(xiàn)在,也許是我在計算機前面坐得太久的緣故,感覺到它們似乎蒙上了一層灰白色。我揉了揉眼睛,還是看不真切?;秀敝?,覺得它們漸漸收攏,又慢慢化開,化成一片模糊的圓,像欲滴的淚珠。
我站起身來,走到走廊盡頭的休息室,準備泡一杯熱茶,也想趁此休息一下大腦。
這時,我聽到一個高頻率聲音:“這樣的事情我是不讓步的!”
啊,又是詹妮弗!
第一次記住詹妮弗的名字,也是因為她尖厲的聲調(diào)。當時,她和她的上司為一件什么事情爭論到我這里來,不是什么重要的事,但詹妮弗高聲嚷著,給人一種寸步不讓的感覺。后來聽說,詹妮弗是個對大小事情都很緊張的女人。公司派她出差,她再三核實車票、出租車、旅館,臨走前一天自己還要專門跑一趟機場“演習”。她這個三十多歲的母親和妻子,真不知道在家里怎么和親人相處。在公司里,她是有名的直率、不通融、特別“較真兒”的女人,雖然工作上沒什么過錯,但人際關系相當緊張,很讓我頭痛。公司歷來強調(diào)團隊精神,良好的人際關系是潤滑劑,是辦公桌上的芳香撲鼻的鮮花,不僅能提高績效,還能保護員工的身心健康。
我突然意識到,剛才看到得2分的人名中,就有詹妮弗。
不出所料,當我征求其他部門負責人意見,商討人員去留時,詹妮弗被列為被裁人員名單的第一名。想著她對待工作無限認真以至于過分緊張的樣子,想著她對公司無限忠誠以至于過分討好高管人員的假笑,我不能設想她被公司踢除時會是怎樣的一個慘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