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女人天生具有筑巢感

男人是野生動物,女人是筑巢動物 作者:曾子航


那為什么說女人是筑巢動物呢?

其一、像小鳥一樣構筑一個屬于自己的巢穴,是女性的本能。

都說女人天生就有筑巢感,給自己和家人搭建一個舒適的窩是絕大多數(shù)女性首要的生存法則。這在女孩子從小就愛玩過家家的游戲中可以看出端倪。家,對于女人來說,是她整個世界的中心,女人尋找愛情,無非也是給自己的后半生找一個家,好比是“在世界的中心呼喚愛”;雖說男女同工同酬的觀念早已深入人心,干得好的職業(yè)女性也比比皆是,但在大多數(shù)女性看來,嫁得好顯然更為重要。

如果說,男人的天性是闖蕩世界,女人的天性則是守護家庭。大禹治水可以三過家門而不入,但沒有一個女人會為了事業(yè)心安理得地拋家棄子?!拔蚁胗袀€家”是絕大多數(shù)女人最強烈的心聲。一個溫暖的家,一所舒適的房子,是女人最感安全的歸宿。漂泊的女人最為無助,只有歸宿感才是女人理想的彼岸。在《圣經》有關上帝造人的段落中,我們知道夏娃是來自亞當身上的一根肋骨,當她從亞當身上分離的那一刻,她就產生了分離焦慮,她就有了孤獨感,她需要男人的懷抱,她也渴望男人的保護。

雖然男女平等的口號喊了很多年,但在擇偶這個關鍵的環(huán)節(jié)上,絕大多數(shù)女性依然崇尚男強女弱的婚戀模式。這是為什么?答案很簡單,女人尋找男人,為的是尋找安全感,為的是有所依靠,這是女人的天性。早在遠古時代,男人外出打獵,女人居家打理。如今走出家庭外出就業(yè)的婦女越來越多,但女人終究還是女人,骨子里還是擺脫不了對家庭的依賴和對男人的依靠。

臺灣著名男性心理研究專家藍懷恩指出:“我們仿佛總是看到這樣一幅畫面,上面有兩張面孔,一張男人的面孔,看著家門外;一張女人的面孔,看著男人的背影。”所以女人擇偶,更看重男人的安全感、責任感以及男人的經濟實力。男人只有具備這三條,才會給女人提供筑巢的精神后盾和經濟基礎。男人有歸屬感,那她愛這個男人,男人沒有歸宿感,那她還可以愛房子,因為屬于自己的房子是永遠可以值得依賴的。

科學家發(fā)現(xiàn),女人跟男人相比,更擅長手工操作。在要求良好配合的手工勞動中,女人比男人更出色,她們的速度更快,比如能迅速地將釘子插入木板上的孔中。這也是為什么女人在剪裁、編織上比男人更有天分,因為女人是筑巢動物。

其次,相比男人在社會上的單打獨斗,女人更看重彼此之間的親密關系。

從原始社會開始,“男主外,女主內”的社會分工就漸漸形成。男人在外面的世界打拼,養(yǎng)家糊口;女人則是內當家,操持家務兼生兒育女。男人在外,生存競爭異常激烈,所以更看重個人的能力,即便需要應付人際關系也多是利益的使然;女人在家,上有老下有小,婆媳、姑嫂、妯娌關系都要處理得當,因此更需要投入感情。中國人自古強調“家和萬事興”,所謂“和”指的就是一家老小親密的感情關系。

女人一生唯情最重,也是因為女人不僅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后還要撫育后代,投入的生理成本、心理成本乃至經濟成本都是男性無法想象的。她必須專心致志心無旁騖才能培養(yǎng)出身體最健康、心理最健全的下一代,結婚對她們意味著構筑愛巢,意味著和最愛的那個男人白頭到老。相比男人,女人對家庭和親子關系更難以割舍。這也是為什么女人在感情上總是要顯得比男人更專一更重情的原因所在。

獲諾貝爾文學獎的長篇小說《日瓦戈醫(yī)生》中女主人公拉拉跟她的心上人尤里(也就是日瓦戈醫(yī)生)有句經典的道白:“上帝賦予你翅膀,好讓你在云端翱翔,可我是個女人,只能緊貼地面,用翅膀遮住雛雀,使他不受傷害?!彼杂腥苏f,女人天生有母性,具有很強的自我犧牲精神,這種母性和犧牲精神怎么來的?就是來自女性的筑巢本能。

當然,跟男人一樣,女人既有自然屬性也有社會屬性。如果說筑巢持家是女人的自然屬性,那么外出工作經濟獨立則是女人的社會屬性。女人作為筑巢動物并不等于丟掉工作、只做個在家伺候男人的家庭婦女,而是在守護家庭的同時保持一定的經濟獨立,只有經濟獨立了,才談得上精神獨立,才可以成為一個不依附于任何男人的獨立、自信而有魅力的女人,這樣你才能夠長久地吸引男人,這樣男人才不敢小覷你,你才不會在男人變心后痛不欲生六神無主,所以女人找份好工作也是為了更好地筑巢。一個在經濟上一無所有、人格上只會依附(不是依賴)在男人身上的“弱女子”,和一個經濟上自給自足、人格上堅強獨立的現(xiàn)代女性,男人顯然更會被后者所吸引,關于這個問題,我會在本書的第四章進一步探討。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