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飲食:脾胃調和百病除(3)

養(yǎng)生就靠好習慣 作者:陶濤


脾胃虛弱的人通常具有消化不良、腹部脹痛、呃逆、燒心等癥狀。如果老人經常出現(xiàn)此種癥狀,則需注意脾胃的調理。

養(yǎng)生課堂

調理脾胃,飲食是關鍵。脾胃不好的人,最好注意以下幾點:

◇飲食應有宜忌 三餐定時、定量、不暴飲暴食。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纖維素的素食,少吃各種肉類等不易消化的食物。飲食應盡量清淡、軟爛,避免進食過多刺激性食物。盡量減少寒涼食物的攝取。

◇脾胃養(yǎng)護 要注意脾胃保暖,避免身體著涼;要堅持適當?shù)捏w育活動,如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等,以增強脾胃消化功能。

另外,中醫(yī)認為脾胃屬土,喜甜,長夏時節(jié),脾氣最宜養(yǎng)脾,老人可以在長夏時多吃一些有甜味的食物,如南瓜、蘋果、栗子等。但要記住,甜味食物也不宜多吃,以免增加體內葡萄糖濃度,引起高脂血癥、動脈硬化、糖尿病、骨質疏松等疾病。

4. 飲食冷熱需注意

《抱樸子》曰:熱食傷骨,冷食傷肺,熱勿灼唇,冷勿冰齒。又曰:冷熱并陳,宜先食熱,后食冷。愚謂食物之冷熱,當順乎時之自然。然過冷寧過熱,如夏日伏陰在內,熱食得有微汗亦妙?!秲冉洝吩唬合氖詈共怀稣?,秋成風瘧。汗由氣化,乃表里通塞之驗也。

《抱樸子》中說:過熱的食物容易傷到筋骨,過冷的食物卻易使肺受傷。而冷熱的標準是,熱不要灼傷嘴唇,冷別冰到牙齒。如果需要同時吃冷熱食物,應該先吃熱食,后吃冷食。古時養(yǎng)生家認為,人們應避免吃冷食。但曹老先生卻說:所吃食物的冷熱,順乎四時自然即可,如冬季寒冷,應吃溫熱的食物,而夏季炎熱,偶爾吃一些溫涼的也可。不過,對老人來說,過冷食物的危害要大于過熱食物的危害。即使是在炎炎夏季,老人也應多吃溫熱的食物,熱食能讓身體微微發(fā)汗,對健康有益,而太冷的食物,就像夏天在人體中注入股陰寒之氣般,傷及脾胃。

老人元氣虛弱,身體原本寒涼,更不應進食寒涼食物。此外,中醫(yī)認為,汗液是內毒外排、祛邪安正的重要方式。如果汗腺不暢,身體則喪失了一條重要的排毒管道,而夏季是正常出汗最好的時節(jié)。從這個角度來說,炎炎夏日,吃點兒熱食物使身體出些微的汗,對身體很有好處?!饵S帝內經》中也說,暑夏不出汗的人,往往會導致秋天的風疾。

養(yǎng)生課堂

曹老先生說,冷熱寒涼之飲食,隨著四季變化之氣即可。但在變化中,要注意熱食對身體更為有益。

◇早春時,氣候仍比較寒冷,人體為御寒,則應以熱食為主,少吃寒性食品,以阻遏陽氣發(fā)越。

◇晚春時節(jié),氣溫日漸升高,可食用些性涼食物,防止人體積熱。

◇夏季酷暑,老人應注意防止中暑,但切不可貪圖一時涼快,過多食用寒涼食物。因為夏季人的消化功能較弱,過多吃生冷食物,則容易立即誘發(fā)腸胃痙攣,引起腹痛、腹瀉。

◇秋季天氣轉涼宜多食溫食,少食寒涼之物,以頤養(yǎng)胃氣。

◇冬季氣候寒冷,人體陽氣內藏,脾胃功能相對虛弱,在飲食方面,忌吃寒性食物,否則必然會損傷脾胃陽氣,引起身體各種疾病。相反,冬季天氣寒冷,應多吃一些暖性食物,祛寒生暖,補氣旺血,增強抗寒能力。

盡管老人進食寒熱食物,可依據(jù)自身情況,以及環(huán)境冷熱而定,但從身體的調養(yǎng)來說,老人還應多進食溫熱食物。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