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出門:老人出門需講究(1)

養(yǎng)生就靠好習慣 作者:陶濤


【出門】

老人出門需講究

隨著現(xiàn)代生活水平的提高,老人對旅行以及各類活動越來越熱衷。然而,古語說“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餐”,老人的身體健康狀況經(jīng)常伴隨著不可預測性,為了預防外出時意外的發(fā)生,老人最好做到有準備地出行。

1. 不宜出行的天氣

邵子自言四不出:大風、大雨、大寒、大熱也。愚謂非特不可出門,即居家亦當密室靜攝,以養(yǎng)天和。大雷大電,尤當緘口肅容,敬天之怒。如值春秋佳日,扶杖逍遙,盡可一抒沈郁之抱。

外出是調(diào)節(jié)身體最好的方式,不僅能強身健體,而且還能增長知識,陶冶情操。盡管經(jīng)常外出鍛煉、呼吸新鮮空氣,對老人身體健康非常有益,但也應注意,天氣對身體產(chǎn)生的不良影響,千萬不要因一時的疏忽導致身體的不適。

古人曾說,大風、大雨、大寒、大熱的天氣不宜出行,因為,天氣變化是由于天地陰陽之氣變化而引起,不利于體內(nèi)陰陽之氣的平和,對身體健康不利。曹老先生也同意這種觀點,并認為,遇到風雨寒熱的天氣應居家守靜,以順應天地之氣,待天氣清朗,陽光溫和,才可外出漫步,以抒發(fā)心中沉郁之氣。

現(xiàn)代養(yǎng)生觀認為,不好的天氣情況確實不適合出行,尤其是大風、大雨、大寒、大熱之時。因為大風時,空氣中浮塵將大大增加,此時出行容易引起呼吸系統(tǒng)疾病;而過于寒冷或過于炎熱的天氣,一方面會對交通、環(huán)境產(chǎn)生一系列的影響,不利于老人出行;另一方面還會直接影響身體健康,如著涼、中暑等。

養(yǎng)生課堂

不良天氣對身體的影響是很大的,特別老年人脾胃虛弱,免疫力下降,身體各系統(tǒng)適應快速天氣變化的能力也逐漸下降,無法快速調(diào)整天氣對身體的影響,最終導致疾病。為了避免天氣對身體的不良影響,老人應做好以下幾點:

◇大風大雨的天氣最好不要出行。

◇出行前最好提前了解幾天內(nèi)天氣變化情況,特別是遠行。

◇出行時要量力而行,不能樂而忘返,造成疲勞。

◇應注意出行場所選擇,盡量在田野、公園、湖畔、河邊等寬闊平坦之地,不要獨自去偏僻之地。

一年四季中,天氣變化最為反常,尤其是春夏之際,此時最容易使人出現(xiàn)不適癥狀,老人出行應格外注意。

相關鏈接

出行歸來解乏妙招

由于出行時足部、腿部肌肉不停地進行收縮運動,容易引起疲勞酸痛,老人回家后,可以用熱水泡腳,能擴張毛細血管,促進足部血液循環(huán),快速而有效緩解因步行過多引起的疲累。另外,用熱水泡腳還可使皮脂腺的分泌和毛孔散熱作用恢復正常,改善足部干燥皮膚的狀況。

2.茶果暖衣隨身帶

偶然近地游覽,茶具果餌,必周備以為不時之需,置食簏,竹編如盒,疊作數(shù)層,外以環(huán)約之,使一手可提?!队洝ね踔啤吩唬荷棚嫃挠谟?,乃兼具酒食,如近地亦非必備。

春秋寒暖不時,即近地偶出,綿夾衣必挈以隨身。往往頃刻間氣候迥異,設未預備,乍暖猶可,乍涼即足為患。

出行時,體力消耗較大,身體對所需能量和營養(yǎng)物質(zhì)需求增大,因此出行時飲食是保健的重點。即使是近地游覽,也應準備一些飲料水果,以備不時之需。古時人們出行必備食盒,手提而行,所謂“膳飲從于游,乃兼具酒食”即是如此。如果是出門鍛煉,只需帶少許飲料、開水即可。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